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抢救及护理临床效果.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抢救及护理临床效果 [摘要] 目的 探究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的抢救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1例糖尿病昏迷患者来进行研究。随机将糖尿病昏迷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即观察组(51例)和?φ兆椋?50例)。在采用相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补液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及胃肠道补液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死亡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96.08%)以及死亡概率(1.96%)均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82.00%)以及死亡概率(14.00%),两个小组之间产生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在采用相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补液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及胃肠道补液来进行治疗。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需根据其本身的血钠含量以及血浆渗透压来为其进行静脉补液。观察组患者除根据其实际病情来进行静脉补液之外,需为其预留胃管,经患者胃肠道为其补充39℃温水(50~200 mL/h)。如果患者的血糖浓度降低至13.9 mmol/L以下,可每隔4 h应用鼻饲给予患者流食来补充营养。患者的补液量需以患者实际失水量根据,患者失水量用患者体重的60%×0.025×1 000来进行计算。患者的补液需要在24 h之内完成,在补液前2 h需为患者补充2 L,在之后的2 h需为患者补充总补液量的1/3,剩余的不液量在剩余的20 h之内补充完毕。患者在静脉补液的同时,需要为患者静脉滴注胰岛素来进行治疗。即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滴注胰岛素,滴注的速度为6 U/h,可根据化患者的病情变化来调整滴注的速度。与此同时,需要注意不能够让患者的血糖过快下降从而导致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发生变化,进而引发脑水肿,因此患者血糖下降的速度应保持在3.3~5.6 mmol/(Lh)范围之内。对于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血糖浓度以及电解质来为其补充适量的葡萄糖(5%)。护理方法:护理人员在接诊糖尿病昏迷患者之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在患者苏醒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饮食、运动以及休息方面进行相应的指导,并且需要告知患者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均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极易出现烦躁以及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该院治疗该疾病的成功概率,鼓励和开导患者积极面对接下来的治疗。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聊天,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死亡概率。显效:患者意识清醒生活能自理,并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有效:患者意识清醒,生活需要帮助,未出现其他并发症;无效:患者昏迷不醒,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