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园林苗圃苗木管理与养护.doc

发布:2017-12-17约3.47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苗圃苗木管理与养护 一、苗木的选择 1、在苗木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苗圃苗,且在苗圃生长已两年以上的。 2、所有苗木均选择不含任何病虫害的苗木。 3、所有苗木均选择相对于惠州气候能够适应的。 二、苗木的运输 1、苗木在装车时尽可能采用机械化装车,保证苗木在装车过程中不受损伤。 2、苗木装车时,所有与车厢有接触处均用草垫保护,防止运输过程中苗木受碰撞而损伤。 3、苗木运输过程中,我方派专人跟车,以防车辆在运输过程中耽搁时间,保证苗木在起挖后第一时间运到现场。 四、苗木栽植前的修剪 苗木栽植前要进行一定的修剪,由于受景观影响,不能对大苗进行过重修剪,但为了不影响苗木的成活,必须对部分苗木进行少量修剪,如桂花,在不影响冠形的情况下抽稀枝条。 三、苗木的栽植 1、苗木栽植前要将树坑事先挖好,挖好的树坑除符合相关标准外,树坑浸穴后内要填入部份松黄土,并按照相关要求放入基肥。苗木到场后要立即组织栽植,不出现苗木到场无人种植的情况,当天到现场的苗木尽可能在当天栽植完。 2、大规格的苗木栽植过程中,要栽植工人相互协作,栽植、草绳绕干、打围堰、浇定根水、打扶木一步到位。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 栽植后的养护管理是苗木成活的关键,养管采取的措施直接关系到苗木的成活率。 一、适当遮阴。对于耐荫树种、花卉、播种期过迟的苗木、春季新购进的芽苗,要采用降温措施,减轻高温热害的不利影响,如搭荫棚等,有条件的可采用遮阳网,避免日灼危害苗木。 二、适时松土除草。在每次降雨或灌溉后要进行松土除草。松土宜浅,保持表土疏松,以利于苗木生长。除草宜“除早、除小、除了 ”,撒播苗不便除草和松土,可将苗间杂草拔掉,再在苗床上撒盖一层细土,防止露根透风。松土要逐次加深,但要注意不伤苗、不压苗。 三、防涝。做苗床的地块如果比较低洼,在雨季到来之前,应提前挖好排水沟渠,及时排水。在夏季干旱的情况下,灌溉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天气干旱时要注意淋水,保证苗床湿润。 四、合理追肥。苗床施肥一般采用速效肥或腐熟的人粪尿。苗圃中常见的速效肥有硫酸铵、尿素、过磷酸钙等。施肥次数宜多而每次用量宜少。一般苗木生长期可追肥2至6次。第一次宜在幼苗出土后1个月左右,以后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最后一次追肥时间要在苗木停止生长前1个月进行。对于针叶树种,在苗木封顶前30天左右,应停止追施氮肥。追肥要按照“由稀到浓、少量多次、适时适量、分期巧施”的原则进行。  五、间苗。对过于密集、生长不良、发育不健全、受伤和有病虫害的苗木,以及影响周围多数苗木生长的“霸王苗”要及时间除。对阔叶树的扦插苗,要及时摘芽、除蘖。  六、防治病虫害。苗木发生立枯病、根腐病等可喷洒敌克松或波尔多液,甲基托布津等药物防治。防治食叶、食芽害虫可喷洒敌敌畏、敌百虫等药剂。地下害虫金龟子、蝼蛄、蟋蟀等可用敌百虫、乐果喷洒,也可用辛硫磷稀释后灌根防治或进行人工捕捉。 冬季苗圃地管理技术措施 根据冬季特点,为确保明 年春季造林苗木质量和成活率,苗圃地要加强管理,提高苗木抗性,使苗木安全越冬,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首先要清理苗圃的杂草 和树叶,用人工把杂草和树叶清理一堆,放到空地烧毁,以防别人燎火烧死树苗,并减少病虫害传播,影响春季造林苗木质量 和用苗量。 2、苗圃地要及时浇冻水,冻水要浇大浇透,使苗木吸足水分,增加苗木自身的含水量,防止冬季大风干燥苗木失水过多,影响造林发芽率和成活率。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现在未浇冻水的苗圃地应抓紧时间,必须要浇冻水。时间可安排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有利于土壤渗水吸收。 3、减少苗圃地苗木损失, 首先防止放羊、放牧啃吃树皮,苗木损失树皮,造成苗木体内水分流失,直接影响苗木质量,还要防止人为破坏的损失,确 保苗木安全越冬。 4、修剪苗木下部侧枝,减少 苗木水份消耗,剪去部分下部枝条可以提高苗木质量,在起苗时方便、省工省时。 冬季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气温逐渐降低,大部分花卉苗木病 虫将以各种方式进入越冬(或休眠)状态。这一时期各种病虫基本上不活动,移动性小,正是进行病虫防治的好季节。实践证 明,冬季防治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翌年病虫的发生状况,如果冬季防治的措施得力,可大大降低来年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清理苗圃   大多数花卉苗木病 虫的病原物(菌)或越冬卵,均在苗圃内的枯枝落叶或杂草中越冬,待来年条件适宜时再出来活动。因此,在冬季将苗圃内 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彻底清除销毁,改善卫生状况,可以大大地减少各种病虫源。这对于防治月季、玫瑰、菊花、海棠及柳树等花木的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红蜘蛛、蛾类具有显著效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