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丫髻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doc

发布:2018-05-23约5.12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丫髻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旅游管理 丫髻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中国有四大花海:罗平油菜花海、毕节杜鹃花海、菏泽牡丹花海和平谷蟠桃花海。既然咱们北京京郊就有中国四大花海之一的蟠桃花海,那是一定要去看看的了。总面积达到了22万亩的平谷桃花海,已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除此之外,有着“皇家道场”之称的丫髻山风景区也在桃花海景区附近。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诗云:“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我们不愿意做痴人,于是便开上爱车去畅游平谷的桃花海…… 在三元桥集合出发,行驶了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了此次旅行的目的地——平谷区刘家店镇。早就听闻刘家店镇有“中国蟠桃镇”之美称,举目四望,果不其然,沿路两侧都停满了车辆,皆是前来欣赏“桃花海”美景的游客。来者大多是一家人或好友闺蜜,小孩子们奔跑穿梭在桃林间,好不热闹。此情此景,不由得让我想起了父辈们经常唱起的一首流行于上世纪80年代的老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可爱的故乡/桃树倒映在明静的湖面/桃林环抱着秀丽的村庄……” 人面桃花相映红 熟悉平谷的人都知道,“桃花海”既是形容词又是地名,是平地赏花的最佳地点,用“一望无际”来形容其壮观场面再恰当不过了。置身于桃林,徜徉于花海,极目搜寻,入眼的,不光是满枝粉红的桃花,还有那微风拂落的一地花瓣。平谷赏桃花最大的特点就是花多,不用像市区赏花那样扎堆,只要停车不妨碍通行,一般可随停随赏。桃花树下的环境各有千秋,有的是光秃秃的黄土地,有的是绿油油的农家菜,有的是一垄垄的二月兰,有的是遍地的野花。 22万亩的桃花如霞似锦,如海如潮。置身其中,可以零距离亲近桃花,与桃花比比艳丽;还可以登上小金山桃花观景亭俯瞰桃花海,一览桃花海的壮阔;还可驾车穿越百里桃花观赏走廊,享受在桃花海中穿梭的惬意。喜欢骑单车的朋友,也可以穿越桃花海,边锻炼边赏花。一对对拍婚纱照的情侣成为这里的常景,以自然的花海做外景拍摄出来的作品远比摄影棚作品来得亲切、唯美。可能是春末已至,初夏将近,又因这天狂风席卷,桃花海里有的桃花已经开始呈现凋落之势,让人不禁有一种“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的伤感。 要说桃花海里桃树的品种那可就多了去了。大致可以分为油桃、蟠桃、寿星桃、碧桃四大类,但价格最高的却是黄桃,毕竟物以稀为贵。花海里最鲜艳的要属碧桃花了,碧桃花的花瓣呈粉紫色,与其它桃花淡粉色的花瓣很好区分。寿星桃树与其它桃树相比显得低矮一些,有种在地上栽了一盆小花的感觉。油桃花的花瓣为白粉色,白粉相映十分好看。蟠桃花是正儿八经的粉色,如果美丽的姑娘站在树下,一幅“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画面就好似从天而降。 走进丫髻山,领略道文化 我是一个不喜欢热闹的人。在热闹的桃花海里欣赏了一会儿桃花后便听从朋友的建议到附近的丫髻山一看。早就听闻丫髻山是国家AAAA风景区和中国道教名山。丫髻山在桃花海北处,开车也就十几分钟。“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丫髻山海拔虽仅高363米,但因其背靠燕山,面向平原,平地拔起,故而,远望山峰兀立高耸,颇有几分雄壮巍峨之势,人虽未到,却远远便可见山上的两个“丫髻”——碧霞元君祠和玉皇阁。 老北京有两句老话:一句是“北京城东有丫髻山,西有妙峰山”;另一是“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前者说的是北京城东、西有两座道教名山,即京东平谷的丫髻山和京西门头沟的妙峰山,后者说的是丫髻山上的石碑跟卢沟桥的狮子一样,多得数不清。早在唐朝贞观年间就有道人在丫髻山结庐修炼,历经辽、金,兴于元、明,清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期,并成为皇家祭祀之所。 丫髻山作为道教宫观,曾创造了一个全国之最,即历史上受皇封次数最多。康熙五十四年,康熙帝作《玉皇阁碑文》,记其六旬来此祝沼之事,并称赞丫髻山。雍正元年,正值康熙七十诞辰,刚继位不久的雍正帝曾立朝规:每十年期,皇帝必须亲来丫髻山主持祭祀礼仪。乾隆十二年、十八年,乾隆帝曾两游丫髻山,并御制丫髻山诗碑。嘉庆帝在位时,虽未亲到丫髻山,但曾十余次命太子来此代其诣山瞻乾。道光十七年,道光帝与皇太后同游丫髻山,并作《重修丫髻山碧霞元君庙碑文》。正因明清以来多次受到皇封及朝廷的重视,丫髻山才逐渐转化成为全真派著名道观。 丫髻山的道教信仰主要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奶奶,道教称碧霞元君应为九气而生,受玉帝之命,照察人间一切善恶之事。碧霞元君信仰是泰山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真宗泰山封禅以来,中国各地尤其是华北地区,民众对碧霞元君的信仰极盛。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自唐以来被皇室极为推崇。北京相继出现了“五顶两山”等著名祭祀场所,而京东丫髻山作为中国北方少有的道教正一派著名道观以及正一派的分支——周祖灵宝派的祖庭,最终成为华北地区一处拥有规模庞大道观群的道教名山。 山腰有座南天门,扶摇直上云霄殿 站在山脚下,遥看晴空万里下的丫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