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_复习资料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填空
1.石灰的特性有:可塑性_好_、硬化速度 缓慢、硬化时体积_收缩大_和耐水性_差等。
2.建筑石膏具有以下特性:凝结硬化_快、孔隙率_高、强度_低 凝结硬化时体积_略膨胀、防火性能_好等。
5.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的种类有_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_、粉煤灰_。
11.影响材料抗渗性和抗冻性的因素有那些?
抗渗性:孔隙率和孔隙特征、材料是亲水性还是憎水性。
抗冻性:强度、孔隙率和孔隙特征、含水率。
12.影响材料导热系数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组成;微观结构;孔隙率;孔隙特征;含水率。
5.为何建筑石膏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
建筑石膏制品的防火性能源于其含有大量的结晶水,主要表现有:火灾发生时,二水石膏中的结晶水蒸发,吸收大量热;石膏中的结晶水蒸发后产生的水蒸气形成蒸汽幕,阻碍火势蔓延;脱水后的石膏制品隔热性能好,形成隔热层,并且无有害气体产生。
2—12石灰的技术性质有那些?为何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会提高可塑性?
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5)生石灰吸湿性强
提高可塑性:由于石灰膏和消石灰成分中氢氧化钙颗粒非常小,调水后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19.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与特点?
过程:水泥加水拌合后,成为塑性的水泥浆,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开始与水发生水化反应。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浆体开始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水泥石。
特点:水泥的水化和凝结硬化是从水泥颗粒表面开始,逐渐往水泥颗粒的内核深入进行的。开始时水化速度快,水泥的强度增长也较快;但随着水化不断进行,堆积在水泥颗粒周围的水化物不断增多,阻碍水和水泥未水化部分的接触,水化减慢,强度增长也逐渐减慢,但无论时间多久,有些水泥颗粒的内核很难完全水化。因此,在硬化后的水泥石中,包含了水泥熟料的水化产物、末水化的水泥颗粒、水(自由水和吸附水)和孔隙(毛细孔和凝胶孔),它们在不同时期相对数量的变化,使水泥石的性质随之改变。
2—20.影响硅酸盐水泥凝结硬化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如何影响p44)
主要因素:1)熟料矿物成分:水泥熟料各矿物成分水化反应的速度不同,会对凝结时间产生影响。
2)细度: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大小。在矿物组成相同条件下,水泥颗粒越小,与水反应的表面积就越大,凝结硬化速度越快。
3)水灰比:水灰比越大,水泥浆体越稀,水泥颗粒间水分增加,水泥凝结时间延长。因而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映采用标准稠度的水泥浆。
4)温度和湿度:
5)养护时间:
6)石膏
1.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答案:主要有以下两个措施:
(1)降低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降低材料内部裂纹的数量和长度;使材料的内部结构均质化。
(2)对多相复合材料应增加相界面间的粘结力。如对混凝土材料,应增加砂、石与水泥石间的粘结力。
2.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
答:决定材料耐腐蚀的内在因素主要有
(1)材料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如果材料的组成成分容易与酸、碱、盐、氧或某些化学物质起反应,或材料的组成易溶于水或某些溶剂,则材料的耐腐蚀性较差。
(2)非晶体材料较同组成的晶体材料的耐腐蚀性差。因前者较后者有较高的化学能,即化学稳定性差。
(3)材料内部的孔隙率,特别是开口孔隙率。孔隙率越大,腐蚀物质越易进入材料内部,使材料内外部同时受腐蚀,因而腐蚀加剧。
(4)材料本身的强度。材料的强度越差,则抵抗腐蚀的能力越差。
五、问答题
1.某住宅工程工期较短,现有强度等级同为42.5硅酸盐水泥和矿渣水泥可选用。从有利于完成工期的角度来看,选用哪种水泥更为有利。
答:相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与矿渣水泥其28 d强度指标是相同的,但3 d的强度指标是不同的。矿渣水泥的3天抗压强度、抗折强度低于同强度等级的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若其它性能均可满足需要,从缩短工程工期来看选用硅酸盐水泥更为有利。
2.某工地需使用微膨胀水泥,但刚好缺此产品,请问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解决?
答:若有石膏,可多掺石膏粉于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水化可形成较多的钙矾石而产生微膨胀,加入量应作试验,且必须搅拌均匀。
3.使用石灰膏时,为何要陈伏后才能使用?
答:防止石灰膏中含有部分过火石灰,过火石灰的熟化速度非常缓慢,并产生一定的体积膨胀,导致已硬化的结构产生鼓包或开裂现象,影响工程质量。
4.硅酸盐水泥的侵蚀有哪些类型?内因是什么?防止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1)侵蚀类型有:软水腐蚀、酸类腐蚀、盐类腐蚀等
(2)内因:①密实度不够;②水化产物中本身含有容易被腐蚀的成分。
(3)防止腐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