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坚持才会有收获(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说课稿+说课稿(统编版)[001].docx
第15课坚持才会有收获(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说课稿+说课稿(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第15课坚持才会有收获(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优质教学说课稿+说课稿(统编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第15课,主要内容包括:了解坚持的意义,认识坚持的重要性,学会坚持的方法。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坚持才能收获,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坚持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道德认知,对于坚持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认识到持之以恒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已经有过坚持完成某项任务的经历,如坚持每天锻炼、坚持完成作业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能力主要体现在模仿和实践中,通过具体案例和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学习风格上,学生以直观、形象为主,喜欢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进行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1)理解坚持的内涵:二年级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限,可能难以把握坚持的真正含义。
(2)意志力的培养: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能会产生放弃的念头,需要教师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3)法治观念的树立:对于法治的认识还较为浅显,需要通过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实物教具(如小树苗模型、成长记录册等)。
2.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视频、动画、图片等。
4.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游戏活动等。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关于小树苗成长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小树苗从种子发芽到茁壮成长的过程。
-提问:小树苗是如何从一棵种子变成一棵大树的?它们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引出课题:《坚持才会有收获》。
2.讲授新知(2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什么是坚持?
-坚持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培养自己的坚持精神?
-教师总结:
-坚持是指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放弃,继续努力,直到达到目标。
-坚持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目标,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培养坚持精神的方法:
-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
-培养良好的习惯;
-保持积极的心态;
-学会调整和应对挫折。
-案例分析:结合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坚持的意义和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坚持。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坚持并克服困难。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坚持接力”游戏,每组派代表依次完成指定的任务,最快完成的组获胜。
-课后反思:学生写下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如何通过坚持克服困难的经历。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坚持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如何培养自己的坚持精神。
5.作业布置(5分钟)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每天坚持一项小目标,如阅读、锻炼等,并记录在成长记录册中。
-家长签字确认,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坚持的概念,认识到坚持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2)学生掌握了培养坚持精神的方法,如制定合理的目标、培养良好习惯、保持积极心态等。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提高自己的道德认知水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克服困难。
(2)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3)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努力实现个人目标。
3.行为表现:
(1)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自觉践行坚持精神,如坚持每天阅读、锻炼等。
(2)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能够主动寻求解决方案,不轻易放弃。
(3)学生在与同学、老师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关心集体,共同进步。
4.自我反思与成长:
(1)学生能够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