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城区韩公渡土地整理项目竣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
韩公渡土地整理项目竣工报告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土地整理项目是由国家投资的重点项目,该项目于2006年10月通过招投标后开工建设,到2007年6月底完工,历时七个月,已全面完成了规划建设内容,我局于2007年7月5日组织了竣工自验,各项工程均已达到合格标准,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工程概况及批准情况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土地整理项目为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重点项目。该项目区位于常德市城区以东,距市城区27km,属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行政辖区。项目区涉及杨李垸、黄家铺、黄腊溪三个行政村。项目区规划面积493.6公顷,拟新增耕地100.9公顷,新增耕地率20.45%。项目预算工程总投资1228.53万元。
2006年7月17日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关于下达2005年国家投资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镇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和预算的通知》(湘土整发[2006]71号)下达了常德市鼎城区韩公渡土地整理项目建设任务和预算:建设总规模493.6公顷,新增耕地面积100.9公顷,扣除规定的省、市中心相关费用后预算总投资1077.6万元。其中施工费993.32万元。
项目建设任务正式下达后,为切实加强对项目实施工作的领导,鼎城区政府成立了以王建华任组长,胡新军、李润初任常务副组长,市财政、农业、水利、审计、林业、环保等部门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开发整理领导小组,土地开发整理指挥部抽调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省国土资源厅和常德市国土资源局的领导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及时肯定成绩,指出有待加强的问题,项目所在地韩公渡镇党委、政府,更是把项目的实施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矛盾,为项目的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了项目工程的顺利开展。
该项目承担单位为湖南省土地开发整理储备中心,项目建设单位为鼎城区国土局土地开发整理中心,规划设计单位为常德市土地管理中心,监理单位为湖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根据有关政策的规定,对项目工程划分六个标段,采取国内公开招标,最后确定六家单位承担施工任务并与之签订了施工合同。
2006年11月项目工程正式开工,2007年6月30日工程全部完工,2007年7月5日鼎城区国土局组织对工程项目进行了初验,项目工程能够满足规划设计及变更设计要求。
项目实施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设计变更,项目规划设计变更方案得到了市国土资源局审查批准。2006年9月8日常德市国土局对鼎城区土地整理中心“关于韩公渡镇土地整理项目设计变更请示”及“鼎城区韩公渡镇土地整理项目变更设计”进行了审查,并就有关问题给予了批示,基本上同意项目调整变更。
二、规划设计情况
项目规划建设内容主要为以下四项:
土地平整工程
设计田块规格为200m*200m,渠路分开设置,黄腊溪片田面高程控制在28.50m,旱地高程控制在29.50m,杨李垸片依据现有地势,尽量不破坏其表土耕作层,田面高程由28.50m至30.00m,旱地高程控制在29.50m,滩涂沟塘的回填土方由低水河外洲取土。
农田水利工程
根据根据项目区现状和规划方案,设计采用4级渠系排水。按田块布置,,斗渠每200m设置一条,农渠与斗渠相接。项目区规划设计斗渠15条12862m、农渠21条17719m。斗渠断面为底宽0.5m,深1.0m,边坡1:0.75,采用砼护砌;农渠设计断面为底宽0.25m,深0.5m,边坡1:0.5。另外规划设计配套水利设施人行桥1.5*2.0*5.35m砼梁板式桥245座;机耕路拱桥86座,为砌石拱桥;节制闸6座,规格为1.0*1.0*0.8m砼方涵;底昏9座,规格为1.0*1.0*0.8m砼涵;电排3.3*6m砖砌房。
田间道路工程
道路工程布置的基本原则是区内道路联贯成网,以满足交通运输、农机行驶和田间管理的要求。力求线路短直,上下级道路互相正交;与渠系密切结合、统一规划。项目区规划设计田间道40条,长33395m,面宽4.0m,高0.25m;生产路74条,长43651m,面宽1.5m,高0.2m。
生态防护工程
防护林布局与道路、渠堤结合。项目区年平均风速仅1.87m/s,无明显的风害。规划在田间道路两侧设置行道树,以防风护路及改善农田生态环境目的。行道树株距3m,树种选择当地已有的、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树种。规划设计种植防护林1.62万株。
三、招投标情况
2006年9月22日,鼎城区土地整理中心在湖南省招投标监管网发出招标公告,将该工程划分为六个标段,委托湖南省天平招标代理公司组织韩公渡镇土地整理项目招投标。通过公开招标,采取经评审最低投标价法确定以下六家单位中标:
一标:常德市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13.88212万元
二标:湖南华宇建筑有限公司 88.06928万元
三标:常德市宗辉建筑有限公司 94.376809万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