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SN_T 4081-2014伤残短体线虫检疫鉴定方法.pdf

发布:2023-08-04约5.07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S-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4081—2014伤残短体线虫检疫鉴定方法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Pratylenchus vulnus Allen Jesen2015-05-01实施2014-11-19 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刮涂层查真 SN/T 4081-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深圳出人境检验检疫局、深圳市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伊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龙海、李一农、王金成、李芳荣、顾建峰、乾义柯。I SN/T 4081—2014伤残短体线虫检疫鉴定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境植物检疫中伤残短体线虫的检疫鉴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及植物产品、土壤等传带的伤残短体线虫的检疫鉴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N/T2757植物线虫检测规范3 符号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测计的线虫样本数目;nL虫体体长(μm或mm);体长/最大体宽;26体长/虫体前端至食道与肠连接处的距离;b体长/体前端至食道腺末端的距离;体长/尾长;尾长/肛门处体宽;引带长度;gubernaculums-St-口针长度(μm);-交合刺长度;spicule--一泄殖腔开口至精巢末端的距离×100/体长;TV--虫体前端至阴门的距离×100/体长。4方法原理中文名称:伤残短体线虫学名:Pratylenchus vulnus Allen .Jesen,l951异名:Anguillulina pratensis Thorne,1934Pratylenchus musicola Condit . Horne,1938Pratylenchus pratensis Allen,1949;Serr.Day,1949英文名:Walnut meadow nematode;Walnut root-lesion nematode分类地位:线虫门(Nematoda)、侧尾腺纲(Secernentea)、垫刃目(Tylenchida)、短体科(Pratylenchi-dae)、短体亚科(Pratylenchinae)、短体属(Pratylenchus)。伤残短体线虫是内寄生性线虫,通常破坏寄主植物根系的外层组织,随着线虫的取食,根系细胞大1 SN/受损,从出现大面积病变的根系中可分离到线虫。受害植株须根减少,根系不发达,若有其他病原物,将导致根系腐烂。伤残短体线虫危害80余种植物。根据寄主范围、传播途径、生物学和形态学特征进行该线虫的检疫鉴定。伤残短体线虫的寄主范围、地理分布和传播途径参见附录A。5仪器、用具和药品5.1仪器与用具光学显微镜、体式显微镜、冰箱、加热板、打孔器、载玻片、盖玻片、标准套筛(60目~500目)、烧杯(500mL、1000mL)、漏斗、漏斗架、乳胶管、止水夹、凹玻片、剪刀、挑针、浅盘、玻璃纤维丝、酒精灯、培养皿、试管、纱布、干燥器、记号笔。5.2药品指甲油、4%甲醛、乳酚油(苯酚20mL、乳酸20mL、甘油40mL和蒸馏水20mL混合而成)、石蜡、冰乙酸。6检疫与鉴定6.1现场检疫与取样对植物及其产品的根、鳞球茎、块茎、根状茎等地下部分进行检查,是否有根腐症状。收集上述可疑植物材料及所附带的土壤,送实验室检验。6.2实验室检验对于抽取的样品,可用浅盘分离法或漏斗法分离线虫,具体操作过程见SN/T2757。对于少量的植物样品,直接在体视显微镜下用解剖针对样品进行解剖。将线虫分离液在体视显微镜下检查,挑取或吸取疑似线虫若干条,制成临时玻片在显微镜下镜检,观察线虫的形态。线虫临时玻片标本制作方法见SN/T 2757。7伤残短体线虫的形态学鉴定特征7.1形态特征图形态特征见附录B。7.2形态特征描述雌虫:虫体细长,温和热杀死后虫体直伸,头区高连续,唇区有34条环纹。口针发达,基部球圆形,有时前端呈杯状;中食道球椭圆形,较窄;排泄孔位于食道与肠交界处;食道腺从腹面以长叶状覆盖肠的前端。受精囊充满精子时呈长椭圆形,具长的和分化的后阴子宫囊,长度为阴门处体宽的2倍,侧区具4条侧线,外侧的侧线光滑或略呈锯齿状,中间2条侧线距离较近。尾圆锥形,尾尖细圆或亚锐尖光滑,偶尔具1~2条环纹。雄虫:常见,头区和食道的构造与雌虫相似。侧区在交合伞处终止,交合伞延伸到尾尖。交合刺弯曲,引带简单。2 SN/T4081-—20147.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