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应用研究.doc

发布:2016-03-09约7.3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盐碱地土壤改良试验研究( ——以粉煤灰和煤矸石改良盐碱土 赵旭,彭培好,李景吉 (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 摘要:本文采用盆栽试验, 重点探讨了粉煤灰和煤矸石改良盐碱土对柽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加15 %粉煤灰+15 %淤泥改良盐碱土效果明显好于10 %粉煤灰+10 %煤矸石+10 %淤泥的效果,好于20 %粉煤灰的改良效果。基质中加入粉煤灰,对提高柽柳发芽率、缩短枝条发芽时间和提高萌发枝条成活率均具有促进作用。施加粉煤灰改良盐碱土的优劣比例顺序为:粉煤灰 15 %20 %10 %。本试验达到了试验初衷要求和期望值,对于已获取的数据的分析是科学的、可行的,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粉煤灰;煤矸石;柽柳;盐碱土S714 文献标识码:A 干旱区土壤盐碱化是土地退化的主要问题,并威胁着绿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 年均降水量不足200 mm,干燥度大于4,多风沙,昼夜温差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2],形成了大量的盐碱地面积。造成该区土壤结构板结,植物类型单调,绿化面积大量减少,降低了生态系统的功能,造成了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如何对西北地区盐碱地进行治理,已经成为国家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及多年来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粉煤灰是目前世界上影响环境的主要废弃物之一[3]。粉煤灰的理化性质测定表明:施加粉煤灰可降低土壤容重和H值,减少土壤中碱性物质含量[4-6,13],碱性粉煤灰和中性的污泥配合能很好的改良酸性土。而煤矸石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是携带固氮、解磷、解钾等微生物的理想基质,土壤中施加适量的煤矸石,可以改善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土壤物理性状[7-8,14]。国内外对盐碱地及其改良的研究很多,但对于粉煤灰和煤矸石对盐碱地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给盐碱土改良方案带来不确定因素[3-4,9]。基于此,作者针对西北地区的盐碱地改良开展了实验性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试验采用的土壤为宁夏银北地区中盐渍化土壤;所用的植物试材为柽柳(Tamarix chinensis.)二年生根桩苗,采自于河北生物研究所的苗圃地;添加的改良剂为:粉煤灰(a)、煤矸石(b)、淤泥(c),其中粉煤灰、煤矸石采集于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火电厂,淤泥采集于成华区火电厂周围的泥塘,距火电厂约0.5 km。 1.2 方法 以柽柳为研究对象,盐碱土和污泥均自然晾晒干后过3 mm 筛, 试验所用改良混合土采用6种改良方式: 1)盐碱土+粉煤灰,粉煤灰含量为每盆混合土总重(2.0 kg)的0 %、10 %、20 %、30 %,分别以CK、A1、A2、A3表示;2)盐碱土+煤矸石,煤矸石含量为每盆混合土总重(2.0 kg)的10 %、20 %、30 %,分别以B1、B2、B3表示;3)盐碱土+粉煤灰+煤矸石,粉煤灰、煤矸石为每盆等量添加,总含量为每盆混合土总重(2.0 kg)的10 %、20 %、30 %,分别以C1、C2、C3表示;4)盐碱土+粉煤灰+淤泥,其配比方式与3)同,分别以D1、D2、D3表示;5)盐碱土+煤矸石+淤泥,其配比方式与3)同,分别以E1、E2、E3表示;6)盐碱土+煤矸石+粉煤灰+淤泥,即在3)中加入等量于粉煤灰和煤矸石的淤泥,改良剂总含量为每盆混合土总重(2.0 kg)的10 %、20 %、30 %,分别以F1、F2、F3表示。 将盐碱土和改良剂按比例混合均匀, 装入花盆中, 各处理重复4次,然后一次性浇透水,于实验室(玻璃材料建成,通风良好)中放置一周后,每盆扦插1株柽柳根桩苗。试验每5天进行一次物候观测,每间隔10天进行试验组间随机调换位置,以减小外界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同时视土壤的干旱程度进行周期性等量浇水。 1.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植物的生长动态可从变化速率的角度进行分析。绝对生长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内植物的增长量(本文是单株枝条生长长度,下同);相对生长速率是指单位质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的净积累速率, 即单位植物有机物质的增长速率 [10-11]。从比较不同植物种在相同时间内的相对生长快慢这个意义上看, 它可成为衡量相对生长性能的有效定量指标[10]。此处用Blackman公式[12]计算绝对生长速率(AGR )和相对生长速率(RGR), 即: AGR(Li)=( Li+1-Li )/(Ti+1-Ti) (1) RGR(Li)=(lnLi+1-lnLi )/(Ti+1-Ti) (2) 式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