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暑期法院实习报告.doc

发布:2017-06-15约5.54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最新暑期法院实习报告 今年暑期遵照学校教学计划,我们分别被统一安排至武汉市各基层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实习。 本人很荣幸地被分配到武汉市武昌区人民法院实习一个月。 武昌区人民法院坐落于武昌区沙湖地段,是一个成立时间较早的法院。 从外观上看,建筑风格较为陈旧,规模也不如一些新建法院那么宏伟气派。 走进里间才发现,里面的办公设施较为简单。 几面玻璃就就将一层楼分割成一间间办公室。 虽然简单,卫生打扫得却很干净,给人一种宁静肃穆得感觉。 办公室里面也布置得体,桌椅书柜、书籍资料摆放整齐,凌而不乱。 逛完一圈后才发现,整个法院由两栋大楼组成,前面是立案大厅和办公用大楼。 后面是审判庭,旁边是执行局和后勤部门,中间都有走廊过道连通,整个法院看上去就像一个四合院。 而正是这么一个小小得去处却处理了周围方圆百里大大小小成千上万的案子。 我不禁感叹: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环境再好终究是为了工作服务的,既然工作已经得到了基本的保证再追求环境和条件的优越又有什么意义呢?我顿时释然,对法院的敬畏也油然而生。 带着这种敬畏感,我“闯”进了法院的大门,迎接我的是民一庭的副庭长,她将我领进最里间的办公室。 办公室有三位法官、一名书记员以及一位比我早到一个多月的师姐。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这个新鲜而又刺激的环境中的法律工作。 虽然轮到我的工作不得而且大多有些重复,但我依然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处理每项事情。 开始工作的头两天法官就叮嘱我要认真跟随书记员学习,服从她的安排,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法官都处于忙碌状态,基本无暇顾及我们,只会再闲谈交流中不时教导我们几句。 实习中有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让我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知识。 第一件事就是装订卷宗,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却包涵了很多法律知识。 记得第一天,书记员就拿了一本厚厚的卷宗,并给我讲述了里面各种文件的排列顺序。 由于挑选的案宗不够经典,她只能大致讲解一下,并让我多看卷宗自己总结。 我便翻阅了一件件已经整理完毕的卷宗。 虽然每见案子具体上大相径庭但案子包含的基本诉讼文书大致上却是一致的。 经过反复积累和巩固我终于能熟练的独立完成一件案宗的整理装订。 第二件事就是在一些法院日常工作的操作。 在掌握了上述基本技能之后,我也便了解了一个案子从立案到结案的全过程。 因为每个案宗的排列顺序都是按照法院的操作流程来办理的。 有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我边接触了一些诉讼文书的写作一类的事情。 如举证通知书、应诉通知书、开庭传票等。 然后还负责这些文件的编排、校对、打印等工作。 期间还经常打电话联系当事人或接听电话以及接待来访客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知识,还应当具备社会交际能力和耐心热情的品质。 而在发出票和运用电脑编排一类事情中又让我认识到掌握相关信息知识和技能的必要。 这些基本素质应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就应该注意培养。 上面谈到的只是一些表面上的形式内容,真正掌握知识的应该是在参加庭审以及事后与法官们的讨论分析中得到的。 在短短一个月实习时间内我曾有幸几次在法官们的带领下参与旁听。 接下来的第三件事就是旁听给我的感性认识。 我所见到的庭审与我想象中的庭审差别很大。 可能是我欧美律政小说又或是电影看多了,脑海中呈现的是场面宏大、庄严肃穆的情景,与现实格格不入。 在法院看到的审判庭是一个面积狭小、布置简陋的隔间,给人一种随意的感觉。 法官也与当事人打成一片,完全没有律师当堂对抗、精彩纷呈的场面。 审判时间也很短,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 后来从法官处得知这是一个临时法庭,正式的法庭尚在修理当中。 几桩案子下来,我感触颇多。 首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 很多人连律师都不用请,直接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以期借助人多势众据“理”力争压倒一切。 这使得审批多次被打断甚至重新审理,反应出我国的法制宣传教育还存在很大问题。 其次,法官压力庞大。 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无疑不面临当事人的责难。 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而上级的指示和干扰无疑又加剧了这种悲哀。 最后,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 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方式是又很大不同的。 例如,在一次民事共同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原告只有一个,即小区物业管理公司,而被告有六个,都是小区业主。 本来我认为此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