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由自可见,课外阅读是多么重要。
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除了能够使学生增长知识、培养美德、提高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智力的开发。这是因为:学生 的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是由感知、思考、推理、想象等一系列心智活动和行为构成的,同时还有阅读需要、动机、兴趣、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所以, 它不但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而且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而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要坚决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得法于课内,得 益于课外”,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作了相应的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 解鉴赏文学作品,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九年课外阅读的总量在400万字以上。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调查时间 2010年1—2月 (2)调查对象 采取随即抽样的方法,选取了陕西省洛川县的城关中学和曙光中学各100名学生,共20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83份。 (3)调查内容及方法 为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 1、学生阅读动机和兴趣; 2、学生阅读时间; 3、学生的阅读种类; 4、学生的阅读方式; 5、学生阅读书籍的来源; 6、学生阅读时间及做读书笔记的情况; 7、阅读中外名著及杂志报刊的情况; 8、学生阅读数量。结果采用问卷调查法、数学统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及其具体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83份,问卷调查整理后得到如下结果: 1、阅读兴趣和动机 阅读兴趣: A感兴趣70%, B一般24% C不感兴趣6% 阅读动机: A增长知识,开拓视野48% B娱乐休闲8% C提高写作能力44% 从阅读的兴趣和阅读的动机来看,大部分学生喜欢课外阅读,也认识到课外阅读能够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写作能力。 2、阅读的时间 阅读时间段: A双休日24% B完成学习任务后49% C随时读27% 阅读时间长度: A每周2小时内20% B2-4小时56% C4-6小时20% 从阅读时间看,大多数学生能够坚持每周阅读,基本不读的只占4%,这说明学生大部分能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3、阅读的种类 阅读种类: A作文选30% B故事书8% C影视娱乐10% D中国古典名著15% E童话寓言10% F武侠小说3% G杂志1% H诗歌散文2% I卡通类15% J言情小说2% K报刊类5% L外国名著0% 从阅读种类看,喜欢看作文选、卡通类口袋书、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人数多,其次是影视娱乐,童话寓言和故事书的人数也有一定比例,但对杂志、报刊、外国文学名著,诗歌散文的涉猎几乎为0。
4、阅读的方式方法 阅读方式: A随便翻翻8% B应付式15% C认真做笔记77%
有无计划性: A有计划30% B无计划70% 从阅读方式和有无计划地阅读上来看,学生阅读存在很大问题,如无计划性、无目的性,没有养成良好的作读书笔记的意识和习惯,这些也将直接影响课外阅读的质量。 5、阅读数量 阅读数量:(一学期阅读量) A10本以上0% B5-10本0%
C1-4本75% D0本25% 从阅读数量上看,一学期读5本以上的为0,还有25%的学生一学期未看一本书。这与《新课程标准》一学期阅读要求相距甚远。对《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的文学书目调查中发现,阅读5本以上的只占5%,阅读5本以下的占75%,一本都没看过的占25%。
6、阅读书籍来源 阅读书籍来源: A自己买50% B向别人借30% C学校图书室20% 从阅读书籍的来源看,学生有自己购买书本的条件。 7、他人对课外阅读的影响 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 A父母40% B老师38%
C朋友20% D亲戚2%
从他人对课外阅读影响看,教师的影响仍然很小,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作用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
四、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