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本文笔者对岩土勘察了解,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应用分析,根据工程案例,对勘察技术存在的通病进行论述,希望能给予相关专业人士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地基;勘察技术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of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the common fault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investigation technique is discussed, and hope can give related professionals using for reference.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 foundation; Survey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S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某建筑工程为一栋20层建筑物,呈矩形,长约37.3m,宽约17.7m,总建筑面积13204.2m2,,剪力墙结构,一层室内地坪为黄海高程4.5m,有一层地下室,地下室室内地坪为黄海高程1.6m,筏板厚度1.2m,板底荷载标准值345kP。现场场地地坪为黄海高程2.6m左右。
2岩土工程勘察关键技术措施
2.1勘察方案部署及勘察手段
由于地基复杂程度不同,勘探点间距也不同。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线和角点布置,一般勘探点间距控制在30米以内。在勘探时遇复杂地基情况,应按规范要求加密勘探点,不能局限于经济或时间等因素而坚持原勘探方案不变,势必难以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情况,埋下工程隐患。实际上钻孔间距主要取决于场地的复杂程度,即场地是否存在暗沟、塘等异常带,保证钻探所揭露地层能准确反映水平和垂直方向土质情况及地下水赋存形态等,而不是主要取决于建筑物安全等级决定孔距,当然布孔位置也要考虑到拟建建筑物的条件,如在主体建筑角上、荷载和建筑体形变异较大处应有勘探点进行控制,对于不同地貌交界处也应加密勘探。另外对于基坑工程,勘察平面范围宜超出开挖边界外开挖深度的2~3倍。由于建筑物类型、基础形式、结构形式的不同,勘探孔深度也会不同。对于一般建筑,天然地基:孔深(m)=基础埋深+1.5~3.0倍的基础宽度(条基取3.0,独基取1.5,且不应小于5m)。对于高程建筑,天然地基:控制孔深(m)=基础埋深+地基压缩层厚度,一般孔深(m)=基??埋深+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应深入稳定地层)。桩基:控制孔深(m)=基础埋深+预计桩长+桩端平面下压缩层厚度,一般孔深(m)=基础埋深+预计桩长+5m。另外,当场地或场地附近没有可信资料时,至少要有一个钻孔满足地震场地划分对覆盖层厚度的要求,并且对于单栋高层建筑土层剪切波速孔不宜少于2个。
本次勘察主要采取取土钻探、标贯试验、双桥静探、波速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共完成钻孔12个。其中建筑物部分钻孔6个,孔距18.00m~19.00m,控制性钻孔4个,孔深60.00m左右,一般孔2个,孔深45.00m左右;基坑外围钻孔6个,孔距23.00m~28.00m,孔深10.00m。现场钻探采用XY-1百米岩心钻机,双桥静探采用20吨液压式,LMC-D310型微机自动记录,波速试验采用XG-Ⅰ悬挂式波速测井仪,室内土工试验主要是常规土工试验、快剪试验,以及对地下水样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土样进行室内水质、土质的简易化学分析试验。勘探孔的测放采用南方GPS卫星定位系统测放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2.1地形地貌:工程场地为农田,黄海高程为2.50m~2.70m,地势宽阔平坦,在地貌上本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2.2.2区域地质构造背景: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印支期前陆褶皱冲断带。区域地层属于下扬子地区江南地层小区,基岩上覆盖着90~220米厚的第四系冲积层。影响本区的断裂构造主要有距常州市区70KM的茅东断裂,该断裂位于茅山东侧,向西南延伸至安徽省宣城敬亭山东麓,向北延伸过镇江市东侧,断续北延,长度大于134KM,总体走向NNE,倾向SE,平面呈“S”形展布,断裂具张开性特征,深达上地幔,为岩石圈断裂。该断裂在第四纪晚期有明显活动,上世纪七十年代溧阳上沛地区相继发生5.5级和6.0级地震,皆由该断裂活动引发,是我省近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