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对策.doc

发布:2017-08-31约2.6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及对策摘 要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栋梁,身上肩负着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任,承载着国家和社会的希望, 是现代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 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近几年,出现越来越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现象,作为新时期国家的未来希望和建设者,通过分析大学生对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提出意识培养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 现状 因素 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 当代大学生思想行为复杂多样,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责任意识的淡薄。有调查显示,总体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的现状。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责任的认可程度不高,从分析结果来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在给大学生发放的社会责任意识调查问卷中得出了这样几个结论: (1)在理想最求上,重物质实惠轻理想目标。 (2)价值取向上,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 (3)在思想观念上,重自我现实轻社会责任。 (4)社会公德弱化。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因素 1.自身原因 当代大学生以基本进入90后,没有像老一辈人的经历,缺乏危机意识。阅历少,缺乏自身约束力,不能有效抵挡社会网络上的不良诱惑。大学生就像在象牙塔生活的一群孩子。 2.家庭原因 家庭作为大学生学习实践的第一所学校,对其初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很多家庭的教育理念是既要子女有个美好的未来又要光耀门楣,并且对家族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然而这种教育理念导致了子女的早期形成的价值观偏离社会价值。 3.社会原因 (1)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社会意识的培养仍存在不足之处。 (2)互联网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带来了新问题。 (3)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对大学生就业以及自身价机制实现造成冲击 (4)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的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而对社会丑恶现象和正气不足的社会现象,社会责任感缺失。 三、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 责任意识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经历中逐步教育和培养出来的。所以当代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责任意识,就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以及个人共同付出努力。我们可以先从自身做起。 第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了民主、民生、公正、和谐等方方面面的内涵,其最重要的特点是时代性、人民性、先进性。为了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旗帜鲜明地教育当代大学生应当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弘扬什么,尤其应当让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牢记并且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思想。八荣八耻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重要内涵之一,一个牢记八荣八耻并按照其要求去做的大学生,也就必然是一个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 第二,要多以身边的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正面典型事迹感染学生。伟大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无数富于社会责任感的先进人物。比如杨善洲同志,从保山地委书记岗位退休后,没有忙于享受,而是扛起锄头,义务种树,将无数荒山变成了茂密青葱的森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众所周知,我国森林覆盖率并不高,但试想,如果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包括在校大学生,都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参与义务植树,爱护森林,则何愁祖国大地山不青,水不绿? 在当代中国,像杨善洲这样的同志远不止一个,在其他各行各业,都有着无数富于社会责任感的杨善洲,他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而无私地奉献着,他们是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榜样。正如有人指出的“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大学生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趋于成熟的时期,可塑性大,正应当趁这个时期以先进人物的高尚事迹来感染,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和净化,树立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动员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教育与培养形成的。其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在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比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社会宣传、义务助残献爱心、义务献血、帮助灾区重建、勤工俭学、青年志愿者活动、参与学校管理等。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有机会更清楚地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从而更加准确清楚地认识自我,让社会与自我、主体与客体之间更加协调,从而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四,多参加感恩教育。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社会,离不开父母的养育,离不开老师的教导,离不开亲人、朋友的关怀,以及他人无私的帮助。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