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济南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经典练习题(答案解析).pdf
一、选择题
1.小明在地铁施工现场发现:为防止扬尘对空气污染,有专门高压造雾除尘设备。高压水
流经除尘设备,形成数十米半径的均匀云雾覆盖到工地表面,达到非常理想的除尘效果。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现场看见的云雾是大量水蒸气聚集的效果
B.除尘设备中水发生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C.云雾的消散是汽化现象,这个过程吸热
D.夏天人造雾容易消散是因为水蒸气重新液化成小水珠
2.下列估计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60℃B.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是10m/s
C2.2dmD406
.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我国国歌演奏的时间是分秒
3.下列验证性小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将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平静的水面,看到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的
B.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浸过水的棉花,放在恒温的环境中,观察到其示数会下降,说明
液体蒸发要吸热
C.对着冰冷的镜面哈气,发现镜面变模糊,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液体汽化
D.在玻璃板上滴等量两滴酒精,让它们表面积相同,放在温度条件相同而通风条件不同
的环境中,发现通风条件好的地方的酒精先消失,说明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速越快,
蒸发越快
4.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5.由于疫情的影响,寒假期间出行的人们优先选择自驾出行,小明发现车载空调温度设置
过高,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对着前挡风玻璃不断吹热风,不一会儿水
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雾出现在前挡风玻璃的内侧
B.水雾消失了是发生了液化现象
C.对玻璃吹热风,只用了升高液体的温度方法来加快蒸发
D.空调制冷时通过压缩体积的方式使制冷剂汽化
6.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不与外界发生热传递),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
是
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
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
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8.如图所示的体温计是我们家庭必备用品,下列关于体温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制成的
B.体温计的分度值为1℃
C.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D.使用前应先在沸水中消毒
9.“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估测值符合实际的是()
A.课间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1min
B.百米冲刺后,人的心率约为60次/min
C.一根普通牙刷的长度约为10cm
D.刚从冰箱冷藏室拿出来的鸡蛋的温度约为3℃
10.如图所示,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铝罐里一段时间,干冰消失,罐外壁结了一
层霜,在这个现象中()
A.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
B.罐外壁所结的霜属于凝固现象
C.干冰消失的过程要放热
D.罐外壁的霜在形成时会放热
11.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
A.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
音,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B.在玻璃片上滴上两滴酒精,将其中一滴摊开,发现摊开的那滴酒精先不见了,证明液体
表面空气流速越大,蒸发越快
C.在手背上擦酒精感到凉,说明蒸发吸热
D.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12.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