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3频点引入对解决高负荷小区的研究报告-V10.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录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2第二章 D3频点应用技术原理22.1 D3频点系统配置约束条件32.2 D3频点配置使用原则3第三章 BAND41频点性能验证43.1 Band41频点验证小区选取43.2 Band41频点配置后基站KPI指标情况43.3 Band41频点VOLTE情况53.4 Band41频点负载均衡算法使用情况73.5 Band41频点基于覆盖的多频段切换策略73.6 Band41频点与Band38频点CA业务支持情况73.7 结论8第四章 总结及后续计划84.1 D3频点现网后续计划8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课题背景目前在高负荷分布区域内,4G网络容量成为限制用户感知速率主要瓶颈,现网D频段基站设备支持的D频段为2575~2635MHz,目前只配置2个D频段小区,但在高负荷区域方向,部署4个小区(F1+F2\D1+D2)后,依然存在4个小区均上报高负荷小区情况;目前TDD-LTE频段Band38(D频段)2570`2620MHz、39(F频段)1880~1920MHz、40(E频段)2300~2400MHz,Band41(D频段)2469~2690MHz(Band38频段包含于Band41频段内);进行D3频点部署后,可改善高负荷区域小区用户吞吐率,提高D频段设备使用率效率。需通过验证对D3小区性能进行评估,并形成D3频点技术引入意见。研究意义呼市为属于3线省会城市,网络结构在内蒙区域最为复杂,无线场景丰富,且呼市高校区众多,高校及高校周边用户对4G业务需要较大,同时该区域用户对4G速率感知敏感。D3频点的引入对后续高负荷小区的解决,网络用户感知速率提升将会有较大增益。因此,有必要在呼市进行D3部署,验证D3频点的整体性能。研究内容本课题研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通过观察D3小区开通后,观察D3频点开通后周边小区KPI指标影响情况;验证如果进行D3频点配置时,会存在的那些注意事项;技术难点现网商用终端对D3频点的支持程度,需通过D3小区KPI指标评估;进行D3频点配置时,存在那些配置问题,D3频点对扇区方向流量吸收情况;第二章 D3频点应用技术原理使用D1、D2作为基础容量覆盖层承担吸收室外业务量以及道路覆盖,D3作为高容量叠加层使用。当前Band38只有2个D频段频点37900与38098,现网D频段设备支持3个Band41的频点配置(2个Band41频段与Band38频点中心频点一样,实际支持1个Band41频点),特别是在高校附近的高负荷小区,进行40936频段配置,可缓解局部区域由于4G容量不足导致的4G感知速率下降问题。D3 频点可吸收高负荷扇区方向30%左右的区域流量,可有效缓解高负荷区域用户感知速率下降情况,最大程度利用D频段设备,提升用户感知。 2.1 D3频点系统配置约束条件1. License消耗情况分为2类类型一:不增加d4/d9单板License需求:1个新扩Band41频点小区,需消耗1个“TD-LTE与GSM CSFB R8功能”、消耗1个“基带扩展单元(TDD) ”、 消耗1个“TDL-LTE RRU载波20MHz扩展单元”;类型二:增加d4/d9单板License需求:1个新扩Band41频点小区,需消耗1个“TD-LTE与GSM CSFB R8功能”、消耗1个“基带扩展单元(TDD) ”、 消耗1个“TDL-LTE RRU载波20MHz扩展单元”, 消耗6个“增强CPRI压缩”;注:D4单板不支持“增强CPRI压缩”, D9单板支持“增强CPRI压缩”,在出现D4+D9基站配置下,需要修改D9单板下小区“CPRI压缩”由普通压缩更改为增强压缩。弱增加D4单板不进行双光钎改造,只能扩容2个Band41频点,增加D9单板、或对D4单板进行双光钎改造,可以扩容给基站带来3个Band41频点的配置容量。2. 功率消耗问题进行高负荷第3小区配置前,需确认RRU至少有40W的功率剩余(宏站),扇区3小区功率不能超RRU的最大输出功率。3. 新增D4、D9单板不能插在机框的0号槽位。2.2 D3频点配置使用原则D频段(Band38+Band41)20M载波配置D频点高负荷小区同扇区方向配置3个频点,配置2个Band38+1个Band41频点;D频段Band41使用场景存在高负荷D频点小区已配置D2频点,容量需求依然较高;第三章 BAND41频点性能验证3.1 Band41频点验证小区选取 本次筛选主要验证小区主要已高负荷TOP小区为主,按基站验证类型选取分为2类,第一类:D频段小基站,此类基站只需要加载调测license即可开启验证小区;第二类:D频段宏站,此类基站需要上站增加D4基带板,同时配置加载调测license,即开启验证小区。具体验证基站及扩容小区如下图所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