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查房PPT.pptx
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护理查房
气胸概述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及处理
护理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
目录
CONTENTS
01
气胸概述
气胸是指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胸膜腔内积气的状态。
定义
自发性气胸、创伤性气胸、医源性气胸等。
分类
病因
肺大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病理生理
气体进入胸膜腔,压迫肺组织,影响呼吸功能,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
诊断
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02
胸腔闭式引流护理
引流胸腔内气体或液体,减轻呼吸困难,控制感染,促进肺扩张。
气胸、血胸、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
适应症
目的
引流管、引流瓶、水封瓶等。
装置
1.准备用物
2.患者准备
引流装置、消毒用品、无菌手套等。
解释操作过程,安抚患者情绪。
03
02
01
3.引流管插入
4.连接引流装置
5.固定引流装置
6.观察与记录
选择合适的位置,消毒,将引流管插入胸腔。
确保引流管固定稳妥,防止滑脱。
将引流管与引流瓶或水封瓶连接。
观察引流情况,记录引流量、颜色、性状等。
保持引流装置清洁
观察引流情况
疼痛护理
心理护理
01
02
03
04
定期更换引流瓶或水封瓶,确保无菌状态。
注意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和量,以及引流管的通畅程度。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疼痛。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减轻焦虑和恐惧情绪。
03
气胸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及处理
引流管内血液或痰液凝结,导致引流管腔堵塞。
原因
引流管内无气体或液体流出,患者呼吸困难、气促。
症状
定期挤压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如发生堵塞,可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
处理
原因
引流管固定不牢固或患者活动时不慎拔出。
症状
引流管不在原位,患者感到呼吸困难、气促。
处理
立即重新置管,确保引流管位置正确;加强引流管的固定,避免患者活动幅度过大。
引流管周围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气体从引流管周围渗漏至皮下组织。
原因
引流管周围皮肤肿胀、发亮,触之有捻发感。
症状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如皮下气肿严重,可考虑局部封闭治疗。
处理
症状
患者呼吸困难、气促、咳粉红色泡沫痰。
原因
气胸消除后,肺部突然扩张,导致肺水肿发生。
处理
保持患者半卧位,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遵医嘱使用利尿剂、强心剂等药物治疗。
04
护理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
1
2
3
确保病房环境整洁、安静,准备好护理查房所需的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记录本等。
查房前的准备
按照规定的查房流程进行,包括问候患者、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等步骤。
查房流程
在查房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避免交叉感染,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注意事项
患者情况
01
老年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措施
02
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和氧饱和度;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效果评估
03
患者恢复良好,气胸症状得到缓解,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情况
儿童患者,因肺大泡破裂并发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措施
由于儿童天性活泼好动,需特别注意引流管的固定和安全,避免患儿拔管或误碰引流管;在患儿活动或睡觉时,注意调整引流装置的高度,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效果评估
患儿恢复良好,气胸症状得到缓解,无并发症发生。
患者情况
重症患者,因重症肺炎并发气胸入院,行胸腔闭式引流术。
护理措施
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频率、血压和氧饱和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和给氧;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效果评估
患者恢复良好,气胸症状得到缓解,无并发症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