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滑板-滑块模型专题.doc

发布:2018-09-22约4.0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滑板-滑块模型专题)2015.11 1、(2011天津第2题).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2、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 )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 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 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 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 3、(新课标理综第21题).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假定木块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现给木块施加一随时间t增大的水平力F=kt(k是常数),木板和木块加速度的大小分别为a1和a2,下列反映a1和a2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 4、如图所示,A、B 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 2 m 和 m, 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μ.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 g. 现对 A 施加一水平拉力 F,则( ) A 当 F 2 μmg 时,A、B 都相对地面静止 B当 F =5μmg /2 时, A 的加速度为μg /3 C当 F 3 μmg 时,A 相对 B 滑动 D无论 F 为何值,B 的加速度不会超过0.5μg 5.一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以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V0=5m/s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二者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4,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木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滑落,求木板长度为多少? 6. 如图所示,质量M=0.2kg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现有一质量m=0.2kg的滑块以v0=1.2m/s的速度滑上长板的左端,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滑块最终没有滑离长木板,求滑块在开始滑上长木板到最后静止下来的过程中,滑块滑行的距离是多少?(以地面为参考系,g=10m/s2)? 7.如图所示,m=40kg的木板在无摩擦的地板上,木板上又放m=10kg的石块,石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素μ=0.6。试问: (1)当水平力F=50N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 (2)当水平力F=100N时,石块与木板间有无相对滑动?(g=10m/s)此时m的加速度为多大?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4kg的木板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左端放置着一质量为m=2kg的滑块(视作质点),某时刻起同时给二者施以反向的力,如图,已知F1=6N,F2=3N,适时撤去两力,使得最终滑块刚好可到达木板右端,且二者同时停止运动,已知力F2在t2=2s时撤去,板长为S=4.5m,g=10m/s2,求:(1) 力F1 (2) 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 t2=2s时滑块m的速度大小 9.如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面与车C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个滑块A,其质量为mA=2kg,在距车的水平面高h=1.25m处由静止下滑,车C的质量为mC=6kg,在车C的左端有一个质量mB=2kg的滑块B,滑块A与B均可看作质点,滑块A与B碰撞后粘合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车C上滑出,已知滑块A和B与车C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车C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 10m/s2 (1)滑块A滑到圆弧面末端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A与B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的大小. (3)车C的最短长度. 10. 如图所示,质量为M=1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为m=2kg的物块(看成质点),物块与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开始时车和物块以v0=6m/s的速度向右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并使车与墙发生正碰,设碰撞时间及短,且碰撞后车的速率与碰前的相等,车身足够长,使物块不能与墙相碰,取g=10m/s2,求: (1)小车与墙第一次相碰以后小车所走的总路程. (2)为使物块始终不会滑出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 v v0 M m 参考答案 1. 【解析】: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简单题。对于多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若系统内各个物体具有相同的运动状态,应优先选取整体法分析,再采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