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国大学校校园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4-16约1.4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大学校校园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的开题报告

题目:我国大学校校园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地逐渐紧缺,地价不断攀升,土地使用效益逐渐变低。对于大学校园这样一个国家重点资源的利用,如何落实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要求,探索出更加合理、科学的土地利用方式,提高土地使用效益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以我国大学校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学校园现有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入分析,结合我国现行的国家、省、市相关政策法规,探讨如何在大学校园中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1.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了解大学校园现有土地利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师生对土地利用的看法和建议。

2.统计分析法:通过对大学校园土地资源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大学校园土地利用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依据。

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现今一些已经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大学校园进行案例分析,提取成功经验和模式,为大学校园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借鉴。

三、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的预期成果:

1.对现有大学校园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改进和优化提供参考。

2.探索大学校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并制定相应的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和利用价值。

3.提出建议和对策,为大学校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具体、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

四、研究的方案

1.前期准备阶段

(1)文献调查和资料收集,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目标。

(2)确认研究的范围和内容,识别影响大学校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因素。

2.研究方法阶段

(1)实地考察:采用实地考察和建筑观察方式,了解现有大学校园的土地利用和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2)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师生对大学校园土地利用的看法和建议。

(3)数据分析:通过对现有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可行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案。

3.结果呈现阶段

(1)撰写论文:通过撰写论文,对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进行总结和呈现。

(2)举办研讨会:通过召开研讨会,与师生和业内专家深入探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实践问题,并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学科交流和合作。

五、研究的进度安排

时间节点|研究进展情况

第1-2月|总体规划和前期准备

第3-4月|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

第5-6月|数据分析和研究方案制定

第7-8月|论文撰写和研讨会组织

第9-12月|结果呈现和总结

六、研究的预计经费

研究经费:50万元

其中:实地考察费用:15万元

调查费用:5万元

研讨会费用:10万元

人力费用:20万元

七、参考文献

1.郑伟.公共空间下的大学校园设计[J].建筑师,2018,21(3):32-36.

2.王丹丹,王志建.大学校园土地利用模式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17,26(3):1-8.

3.方茜,刘洪运.视域制约下的大学校园规划与设计研究[J].建筑师,2016,19(2):20-25.

4.许丽娜,蒋树波.大学校园绿色建筑设计研究[J].建筑学报,2018,33(3):47-52.

5.龚慧丽,章艳.大学校园城市公共空间设计探析[J].建筑设计,2015,18(4):46-5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