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章编号: 100124098 (2009)
文章编号: 100124098 (2009) 0420052206
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以长沙市为例Ξ
周玉波, 姚
铮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2)
摘 要: 城市竞争力作为一个比较概念, 是城市在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优势、比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
综合指标, 其受制约与影响的因素很多。本文从决定城市竞争力的社会、经济、环境、空间结构四要素着手, 设 计一个新型的金字塔城市结构竞争力模型,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选取长沙市 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城市竞争力; 模型; 评价体系; 对策
中图分类号: N 949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是一个开放、复杂、有机的系统, 城市竞争力作为
一个比较概念, 是城市在竞争中所表现出的相对优势、比 较差距、吸引力与收益力的综合指标, 是国家或地区综合 竞争力的重要测度。近几年来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成果不 断涌现, 不同类型的研究源于对城市竞争力理解与研究角 度的不同。许多学者借助于国际、国家、产业竞争力框架展 开研究, 相继提出了一些颇具创造性的理论模型。1980年 世界经济论坛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创立了著名的国 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波特在产业竞争理论基础上形成了六 大要素互动的“钻石”架构1 ; Ia in B egg 尝试性地将影响城 市经济行为的因素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 模型2 ; D oug la sW e ste r 将城市竞争力分为经济结构、区域 性禀赋、人力资源和制度环境4要素并建立相应竞争力模 型3 ; 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 IU D ) 依据国际、国家竞 争优势理论建立了城市价值链模型; 倪鹏飞在假定城市竞 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关系基础上, 将城市竞争力归结为城 市产业竞争力, 把制约产业增加值约束条件分为硬分力和 软分力, 创建弓箭型竞争力模型4 ; 唐礼智等根据中国城 市发展特点在借鉴集中国家竞争力模型基础上, 建立了以 经济、产业、企业、科技等核心因素构成的城市竞争力模 型5 。
会结构、经济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是决定城市竞争力
的4个关键要素,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互 相影响, 据此设计出一个新型的金字塔城市结构竞争力 模型, 如图1所示。以城市社会结构竞争力、经济结构竞争 力、环境结构竞争力、空间结构竞争力为基础, 共同支撑 起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金字塔五个节点之间不断地进 行信息与能量交换, 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社会结构、经 济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通过不断优化、协调发展, 为 城市综合竞争力发展提供一个更高、更坚实的平台。反 之, 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又促进城市社会结构、经济 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不断优化, 结构内部进一步完 善。
2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在建立的金字塔城市结构竞争力模型基础上, 把决定 城市竞争力提升要素概括为社会、经济、环境、空间四个方 面, 将其划分为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环境结构、空间结构 四个二级指标, 采用绝对指标、相对指标或人均指标, 并考 虑指标的相关性、典型性、独立性, 共选择48个三级指标来 建立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其中社会结构指标主要选择反映城市社会人口、生 活、保障、医疗等方面的因素, 共计12个指标。经济 ( 产业) 结构指标主要选择反映城市产业构成、行业发展、经济贸 易等方面的因素, 共计17个指标。环境结构指标主要选择
1 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设计
本文从城市综合实力与发展潜力角度, 认为城市社
Ξ
收稿日期: 2008212216; 修订日期: 2009202226
作者简介: 周玉波( 19632) , 男, 湖南常德人, 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审。
第4期周玉波等: 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53反映城市环境、信息、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共计11个指标。空间结构指标主要选择反映城市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因
第4期
周玉波等: 城市综合竞争力模型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53
反映城市环境、信息、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共计11个指标。
空间结构指标主要选择反映城市基础建设、交通运输等方
面的因素, 共计8个指标。详见表2。
图1 金字塔城市结构竞争力模型
H o te lling6 (1933) 提出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定量研究。对
反映城市社会结构的城市总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
3 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
3. 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选择长沙市为研究对象, 通过查阅2000~ 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