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836经济地学历年真题(无和).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 产业链 2. 地缘经济 3. 点轴系统
4. 土地合理配置原则 5. 生产力布局专业化
二.简答题(共50分)
1. 简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15
2. 中国城市化的难点在哪里?如何克服?10
3. 我国长江口一带的主要港口及其功能特征。10
4. 简述中心-边缘理论。15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
1. 长江产业带的主导工业部门有哪些?为什么在沿江布局?
2.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的战略思路与规划目标是什么?
3. 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城镇建设与耕地保护关系?
一下为一个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状况,请计算1998-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年递增率、各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并做出相应的分析。
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上年为100) 1998 7199 1016 3640 2543 110 1999 7697 1003 3920 2774 111.1 2000 8582 1031 4436 3116 110.1
2005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 区划 2. 生态城市 3. 后工业化社会 4. 过度城市化
5. 经济全球化 6.粘性空间
二.简答题(共50分)
1. 循环经济的三种类型。(10分)
2.简述我国农村工业化及其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10)
3. 简述点轴发展理论。(15)
4. 城市发展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分别有哪些?(15)
三.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
1. 城市化和区域管制的内容及意义。
2.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资源、环境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 试利用二元经济理论论述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如何解决经济增长与劳动力转移的关系?
4.试述技术、信息、知识等新因素对区域发展的推动作用。
2006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持续农业 2. 产业集群 3. 城市群 4. 决策支持系统
5. 区域优势 6. 绿色GDP 7. 旅游市场预测 8. 能源弹性系数
9.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10. 产业链 11. 资源环境承载力 12 循环经济
二.简答题
1. 中心地理论的内容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2.城市/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3.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和途径。
三.问答题
1. 论述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007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最优区位 2. 港口集疏运体系 3. 门槛人数 4. 乘数效应
5.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6. 区域规划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式。
2. 简述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与功能。
3. 简述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四大主题功能区及其内涵。
三.问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论述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及对中国工业化的影响。
2. 论述投入-产出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008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50分)
1. 影响力系数
2. 经济全球化
3. 生态农业
4. 农牧交错区
5. 产业集群
6. 农业区位论
7. 生产性服务业
8. 城市总体规划
9. 城市群
10.通达度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 简述霍夫曼定理的内涵及对我国工业化的指导作用。
2.简述罗斯托的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论述集聚与扩散机制的内涵、相互作用。
2.论述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指标及其量化方法。
2009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 产业集群
2. 空间管制
3. 区域创新网络
4. 循环累计因果理论
5. 农业生态系统
6. 连结度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
1. 简述距离衰减原理的基本内容以及在产业布局中的应用。
2. 试述中心-外围理论的核心观点。
3. 分析自然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 试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应用
2. 试论述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的关系。
2012年中科院经济地理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