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课件第三章.pdf

发布:2019-02-06约1.3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网络计划技术 发展简史  1956年,美国杜邦公司的沃克(Morgan.R.Walker)在兰德公司的凯利 (Janes.E.Kelly.Jr )协助下研究开发了利用计算机技术安排工程进度 计划的新方法即关键线路法(Critical Path Method ),简称CPM法。  1958年,美国海军武器规划局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潜艇计划中采用了 CPM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数理统计学为基础,以网络分析为主 要内容,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的新的计划管理方法即计划评审技术 (Program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 ),简称PERT法 。  前苏联从1964年起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制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 条例和文件,规定在所有大型建设工程中都必须采用网络计划技术。  日本在1961年正式从美国引进网络计划技术,1968年日本建筑学会发 表《网络施工进度和管理指南》,并在建筑业中广泛推广使用。  1963年,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等人的积极倡导下,网络计划技术 在我国开始推广应用。1965年,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将网 络计划技术与其他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结合我国当时的国情,根据 “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指导思想,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试点采用网 络计划技术,并称其为“统筹方法”, 第一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第三节单代号网络计划 第四节 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 第一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三、网络计划的分类 第一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一、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概念 网络计划技术是应用网络计划对项目的进 度、资源、成本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协调与安 排,以保证项目目标顺利实现的一种科学的 计划管理技术。 网络计划是指用网络图表达任务构成、工 作顺序并加注工作时间参数的进度计划。 网络图是表达网络计划的基本工具和手 段,是网络计划的具体体现形式。网络图是 由箭线和节点组成,用来表示工作流程的有 向、有序网状图形。 第一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二、网络计划技术的特点 其主要优点有: 能够全面反映各工作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和相互衔 接的逻辑关系。 能够通过时间参数计算找到关键线路,确定关键工作,有 利于项目管理者抓住项目实施中的关键环节,统筹安排项 目实施,避免项目建设在进度、成本和资源等方面的失 衡。 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对计 划方案进行调整优化,尤其是对于复杂的计划方案的调整 优化更具有便利性。 能够通过网络计划的优化,进行不同计划方案的比选,确 定出适合项目的最优方案。 能够为项目管理提供较大的工程信息量,有利于项目管理 者把握项目建设进展状况 明确项目建设中的得与失 第一节网络计划技术概述 三、网络计划的分类 按表示方法分为单代号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 按目标数目分为单目标网络计划、多目标网络计划 按有无时间坐标分为时标网络计划、非时标网络计划 按工作性质分为肯定型网络计划、非肯定型网络计划 按编制层次分为总网络计划、局部网络计划 按工作衔接特点分为普通网络计划、搭接网络计划、 流水网络计划 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一、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构成和基本符号 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箭线、节点和线路 1.箭线: 箭线主要用来代表一项工作或一个施工过程,并通过箭线 连接一项工作或一个施工过程的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 箭线的标注: 工作名称 挖土方 i j 1 2 持续时间 3天 a) b) 第二节双代号网络计划 一、双代号网络计划的构成和基本符号 基本构成要素有三个:箭线、节点和线路 1.箭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