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电力系统大作业例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态电力系统大作业
题 目: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与仿真
院 系:
自动化
专 业:
电力电子及其电力传动
学 号:
114110000915
姓 名:
黄欢
指导老师:
张俊芳
完成日期:
2015.1.15
目录
1.摘要 3
2.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基本知识 3
2.1短路故障的概述 3
2.2短路故障类型和概率 4
2.3短路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 4
3.仿真软件简介 5
3.1 Matlab的简介 5
3.2 Simulink模块简介 6
4.对称分量法在短路分析(不对称)中的应用 6
4.1不对称三相量的分解 6
4.2 对称分量法在不对称短路计算中的应用 8
4.3简单不对称短路的分类与计算(解析法) 9
4.3.1单相接地短路 10
4.3.2两相接地短路 11
五.算例分析 14
5.1故障分析实例1 14
5.2故障分析实例1 19
5.3附加代码 28
六.总结 33
参考文献 33
1.摘要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和大量非线性元件的应用等,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故障,如短路故障、断线故障等。短路故障最为常见,短路问题也成为电力技术方面的基本问题。
短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绝缘材料的自然老化、设备本身的缺陷,雷电、避雷针故障等气象条件,架空线路遇大风或导线覆冰引起电杆倒塌等,如运行人员带负荷拉刀闸或挖沟损伤电缆等违规操作。在发电厂、变电站以及整个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工作中,都必须事先进行短路分析与计算,以此作为合理选择电气接线、确定限制短路电流措施等的重要依据。故计算和分析短路时各参量(各相电流、电压等)的瞬时波形非常必要。
对于短路故障的分析常采用基于对称分量法的基本理论,对称分量法采取的具体方法之一是解析法,即把该网络分解为正,负,零序三个对称序网,这三组对称序分量可分别按对称的三相电路分解。还可以编写计算机程序,通过计算机形成三个序网的节点导纳矩阵,然后利用高斯消去法通过相应公式对他们进行数据运算,即可求得故障端点的等值阻抗。最后根据故障类型选取相关公式计算故障处各序电流,电压,进而合成三相电流电压。
在工程实际中,短路计算可根据热稳定性和动稳定性的要求,作为选择电气设备的依据,为选择可靠而精确的电气主接线方案提供依据,还可以为继电保护和整定计算提供依据,对邻近的通信系统是否产生干扰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力系统;故障分析;对称分量;计算
2.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基本知识
2.1短路故障的概述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时常发生故障,其中大多数是短路故障。所谓短路:是指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以外的相与相之间或相与地(或中性线)之间的连接。
依照短路发生的地点和持续时间,电网容量等不同,短路故障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同,可造成用户的供电情况部分地或全部地发生故障,用电负荷和发电出力减少,电网电压的大幅度下降,可能导致并行运行的发电机失去同步,或者导致电网枢纽点电压崩溃,严重时可引起电力系统瓦解而造成大面积的停电事故,这是最危险的后果。
2.2短路故障类型和概率
短路故障通常分为三相短路、单相接地短路、两相短路和两相接地短路。其中三相短路为对称短路,后三者为不对称短路。电力运行经验指出,单相接地短路占大多数,三项短路发生的危害最大。上述短路均是指在同一地点短路,实际上也可能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短路,例如两相在不同地点接地短路。
2.3短路故障分析与诊断技术
在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设计和运行中,短路故障分析是解决一系列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基本问题,比如在选择发电厂和电力系统的主接线时,为比较不同方案接图,分析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研究短路对用户的影响。合理配置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并正确整定其参数。
早在 1982年 ,美国电力研究所 (EPRI)便开始了火电站设备故障检测的工作。在电站性能监测和诊断方面, EPRI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此外,美国西屋公司也在 1976年开始了电站在线计算机诊断工作,并在 1980年投入了一个小型的电机诊断系统,1981年进行电站人工智能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1984年应用于现场,到1990年己发展成为大型电站在线监测诊断系统 (AID),即汽轮发电机组智能化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我国在故障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第一阶段为起步阶段,从 1979年至 1990年大约用了 10年时间。这个阶段的特点是认识设备诊断技术的重要性,其基础理论研究十分活跃,这个阶段以快速傅里叶变换、谱分析、信号处理等技术为基础,以设备状态监测为技术目标。第二阶段为发展阶段,从 1991年开始至 90年代末以我国工业的建设迅速发展为背景,出现了诊断技术迅速发展的局面。
电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