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思路.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思路整理
一.一般Android应用程序架构
普通的应用程序由于只需要用到Android的联网与显示的功能,所以应用程序大体上是呈现为UI(Activities)与网络(Network)等其他模块进行绑定,数据交互的应用程序。
优点: (1)此种是一种通用的类J2ME的应用开发模式,被开发者所熟悉,可以很快上手。
(2)应用比较灵活,小型。
(3)可以满足大部分基于网络数据获取的应用程序。
缺点: (1)不能监控到系统广播服务
(2)不能提供Open API供其他应用程序进行交互
(3)所有模块(如网络等)的生命周期依赖于其所属的Activity的生命周期。
二.Android提供的四大应用程序组件
接下来介绍一下Android提供的四个通用的应用程序组件以及其职责。
Activity:
应用程序的入口
界面显示,接收事件(如按键),控制显示跳转。
BroadcastReceiver:
用于注册和接收系统广播的事件
可接收自定义的广播事件。
ContentProvider:
提供数据库查询接口
可对外(其他应用程序)公开数据查询服务。
Service:
是一个独立的进程,可一直在后台运行。
可以与其他组件(如Acitivity,Service,ContentProvider)通过远程连接绑定(bind)进行交互。
可对外(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服务交互接口。
生命周期不依赖于其他组件的存在与否。
三.Service与Acitivity进行交互
Service与其他组件进行通讯是通过AIDL远程接口进行绑定之后进行通信,分别在不同的组件内部创建不同的接口的实现类,通过服务连接器进行交互(ServiceConnection)此种方式可用于不同进程间进行交互,相对比较麻烦一些。
三.Android手机心脏适用的应用程序框架思路
由上图可看出,心脏应用程序框架主要分为三层:UI层(Activities层),调度层(Dispatch层)和应用服务层(Services层)。(比较类似于MVC的设计模式)
相对于一般框架的区别
(1)引入了Android提供的其他两大组件:服务(Service)和广播接收器(Receiver),用于在后台一直运行一些监控程序(类似于symbian心脏中的WatchEngine.exe)和接收系统事件。
(2)提供了对外部应用程序访问的接口,有助于手机心脏将来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平台与服务。
三层结构的职责归属与交互方式
层次
组成
职责
与其他层次交互模式
UI层
Activities,Views
负责应用程序UI显示
负责进行跳转
与调度层进行交互
负责控制调度层对服务进行管理
只能与调度层进行交互,不可见服务层。
调度层
由服务管理模块,服务绑定模块,
消息转发模块,
异常通知模块组成
负责与后台服务的绑定与通信
负责处理UI层的请求
负责管理服务层相关服务
负责管理应用程序的异常输出。
与UI层通过本地接口进行交互。
与应用服务层通过远程接口AIDL进行通信。
应用服务层
由Service,Receiver,ContentProvider组成
负责与系统进行通信。
负责监控系统行为并处理。
负责与调度层进行消息通信。
与调度层通过远程接口AIDL进行通信,返回计算结果/事件等。
优点与缺点
优点: (1)充分利用Android平台提供的组件达到使用需求(如监控系统事件,保持服务一直运行等),更本地化。
(2)可以应用系统性比较强的应用程序。
缺点: (1)AIDL进行交互比较繁琐。
四.Android项目的目录结构
首先启动Eclipse,展开Package Explorer导航器中的hello项目,如图3-1所示。
与一般的Java项目一样,src文件夹是项目的所有包及源文件(.java),res文件夹中则包含了项目中的所有资源,比如:程序图标(drawable)、布局文件(layout)、常量(values)等。下面来介绍其他Java项目中没有的的gen文件夹中的R.java文件和每个Android项目都必须有的AndroidManfest.xml文件。
R.java是在建立项目时自动生成的,这个文件是只读模式,不能更改,R.java文件是定义该项目所有资源的索引文件。先来看看hello项目的R.java文件,如代码清单3-1所示。
代码清单3-1 R.java
可以看到这里定义了很多常量,仔细一看就发现这些常量的名字都与res文件夹中的文件名相同,这再次证明R.java文件中所存储的是该项目所有资源的索引。有了这个文件,在程序中使用资源将变得更加方便,可以很快地找到要使用的资源,由于这个文件不能被手动编辑,所以当我们在项目中加入了新的资源时,只需要刷新一下该项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