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前安全教育和危险预知交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前安全教育和危险预知交底
作业班组 施工负责人 安全负责人 施工日期 当日天气 当天教育人数 当天任务: 序号 作业(危险源) 导致的事故 管控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责任人 1 高空作业 高空坠落
物体打击 (B、C、D、E、F)或
(C、E) 高空作业戴安全带并安全带要使用规范
上杆前检查电杆有无裂纹,覆土是否正常,受力杆拉线是否正常
上杆前检查安全用具是否牢靠
上下电杆步幅不能过大,踩板要抓牢
到达杆上作业位后戴好安全带,安全带挂点要可靠
禁止上下抛物,上下传递物件要使用绳索。
断线、放线是专人统一指挥,紧线在拉线完好或受力杆上进行
放线、断线、紧线注意地面车辆及行人,路口设专人指挥
6级大风或雷雨天进行禁止登高作业(抢修作业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身体不良者严禁登高作业
杆上倒闸操作,防止跌落熔丝掉落伤害
地面作业人员站到杆上落物的安全范围外
临边孔洞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使用梯子或竹梯时有防滑措施或有人扶梯。 2 电气焊作业 火灾
触电
烫伤
碰伤 (B、C、D、E、F)或
(C、E) 动火时有动火证并有相关部门审批,现场设有监火员,
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作业。
动火前彻底清除动火点附近的易燃物
严格执行电气焊“十不烧”规定。
动火现场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
电焊机无可靠的接地(接零)装置,用电线路绝缘良好。
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与明火间距不小于10米。
氧气、乙炔有防晒、防倾倒措施
氧气、乙炔总承等完好,接头要牢靠。
乙炔有回火装置
焊工选择合理的作用位置并做好防护措施
施焊人员和配合人员做好眼睛的防护
搬运焊件时,防止焊件滑落造成碰伤 3 机械作业 机械伤害
触电
物体打击 (B、C、D、E、F)或
(C、E) 起重吊装作业时设专人(起重工)指挥。
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
作业人员禁止站在吊车或挖机的作业旋转半径内。
机械占路作业时做好安全警示或专人指挥交通
机械作业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吊车支腿时地面的耐力或垫木要可靠
装卸电杆时作业人员禁止站在拖车前箱板位置,手不能扶在被吊物件的两端。
4 使用工器具作业 打击伤害 C、E 禁止戴手套使用大锤和旋转电气设备
使用磨光机、切割机戴护目镜
使用大锤、铁锹等工具,两人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使用台钻时物件应固定牢固 5 施工用电作业 触电 (B、C、D、E、F)或
(C、E) 严格执行停、送电组织措施(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制度、工作终结制度)
停电线路上作业要验电、挂接地线
带电作业时保持安全距离或进行可靠隔离
劳防用品穿戴规范
临时电源符合“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作业前必须检查漏电开关,且漏电开关完好
带电作业时要有人监护
临时用电设施有周检合格,线路无接头,过路有保护
临时电源要专业电工(持证)拆、接线
配电箱和用电设备有可靠的接地极。
搬运电箱或移动移动水泵时切断电源。 6 电气试验作业 触电
损坏设备 (B、C、D、E、F)或(C、E) 电气实验时,作业区使用红白带隔离和专人监护,电气试验完毕后放电
更换电度表时必须停电,带电校验电度表时接线要正确
实验完毕后拆除的接地线头及保险应正确恢复
按要求正确使用试验设备,接地线正确、可靠 7 水域作业 溺水 B、C、D、E、F 正确穿戴救生衣 8 沟、坑内作业 塌方 B、C、D、E、F 沟、坑作业时做好放坡和支护防范措施 9 防暑降温 中暑 C、E 现场配备充足的饮料或防暑药品,避开高温时间进行露天施工作业
施工现场采取遮阳措施,如设置遮阳伞
现场作业人员身体不适时停止工作,应休息或去医院检查治疗 10 交通 交通伤害 C、E 骑车出行遵守交通法规
非专、兼职司机动用车辆需办理手续
人员在路边作业设置标示或有专人指挥车辆
车上货物固定牢靠 11 其他 作业人员签字:
备注:A、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 B、施工作业设计; C、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D、作业许可确认(详见表格编:ZGS21002-02A-ZGS21002-16A);E、安全交底、教育、班前危险预知交底;F、旁站监管、监督检查、设置警戒区域、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验确认;G、制定应急预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