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财务人员财务管理精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企业所得税 1、纳税人 根据所得税税法规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2、所得税税率 档次 税率 适用企业 1 15%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2 20% 1、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2、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3 25% 除以上特殊情形外,内、外企业所得税率均统一为25% 三十四、应付利息 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的利息。 三十五、应付股利 指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 三十六、其他应付款 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的款项。 三十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三十八、其他流动负债 三十九、长期借款 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各项借款。 四十、应付债券 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债券的本金和利息。 四十一、长期应付款 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包括应付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等。 四十二、专项应付款 指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项或特定用途的款项。 四十三、预计负债 指企业由于对外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形成的预计将可能产生的债务。 四十四、递延所得税负债 是指由于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和所得税税法的规定不同,使企业在计算本期应交的所得税时产生了差异,从而使得企业少交了所得税。但这种差异是暂时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少交的所得税会在以后逐渐多交。 四十五、其他非流动负债 四十六、实收资本 指企业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金。 实收资本: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四十七、资本公积 指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四十八、库存股 指企业收购、转让或注销的本公司股份金额。 四十九、盈余公积 指企业按公司法或股东大会决议从净利润中提留的部分。 五十、未分配利润 指企业经过利润分配程序进行利润分配后仍然没有分完的留在企业的利润。 有限责任公司和国有独资公司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按照净利润的10%提取。公司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为注册资本的50%以上时,可以不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或股利。 D 、如何读懂利润表 一、收入 1、营业收入:指企业自身的日常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各项收入。 2、 投资收益:指企业对外进行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所取得的各项收人。 3、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指企业持有的有市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由于市价的上升而产生的收益(或由于市价的下降而产生的损失,损失在利润表中用负数表示) 4、营业外收入:指企业获得的偶发性和意外性的收入。 二、费用 1、营业成本:指企业为取得营业收入而发生的各项成本。 2、营业税金及附加:指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 3、销售费用:指企业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业务费、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4、管理费用:本科目核算企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所发生的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