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交通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正文).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永久交通大桥合拢段施工方案
二、工期安排
根据总体年度计划中合拢段的施工进度安排,结合目前的施工进度,合拢段箱梁现浇施工的工期安排如下:
1、1#墩边跨合拢段:
2010年5月份完成
2、4#墩边跨合拢段:
2010年7月上旬
3、中跨合拢段:
2010年7月下旬
三、劳动力与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施工人员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2 技术 3 试验 4 测量 人 2 5 电工 6 模板工 7 钢筋工 8 预应力安装及张拉 人 8 9 砼工 10 起重工 人 2 11 合计 人 47 施工机具配置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1 弯曲机 GW40-1 台 1 2 切割机 GQ40-1 台 1 3 4 电焊机 台 5 木工机具 套 1 6 张拉设备 套 8 7 拌和站 8 发电机 400KW 台 1 9 吊车 25t 台 1 10 砼搅拌车 8m3 台 2 11 装载机 台 1 12 振捣设备 ZH50 套 8 13 前倾式翻斗车 台 4 四、施工工艺流程图1边跨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跨合拢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
1、边跨合拢 边跨合拢段梁长2m,合拢前先松14号段挂篮前后吊带降低底模,用Ⅰ16工字钢纵向搭在挂篮的底模上,并伸入14#梁段底部50cm,另一端搭在直线段底板下的横向][22a槽钢上面,][22a槽钢由精轧螺纹钢吊杆锚固在直线段砼上。Ⅰ16工字钢间距60cm,在腹板下间距30cm,形成合拢段底模纵向分配梁;在纵向分配梁横向铺一层100mm×100mm方木,间距20cm,然后铺设δ12mm竹胶板作为底模,底模铺设完成后挂篮前后吊带及吊杆应采用螺旋千斤顶施加2t预顶力,确保各吊带及吊杆紧度和受力均匀。挂篮前吊带用PVC管包裹,以便合拢段施工完成后拆除。
(1)边跨合拢段临时锁定张拉后,进行模板安装。边跨合拢段外侧模、内模安装时采用侧模包底模,模板两端与悬臂端及现浇段箱梁接触处要采取措施接缝严密不漏浆(如贴双面胶等),将底模的前后吊带用千斤顶打紧,使合拢段底模与悬臂端箱梁及现浇段底板砼面紧贴。浇注砼前,模板应涂刷脱模剂,外露面砼模板的脱模剂应采用同一品种,不得使用易粘在砼上或使砼变色的油料,侧模以拉杆固定穿在砼中的拉杆,外套衬管,以利拉杆拨出。拆模时间同箱梁梁段施工。底模、外侧模安装完毕后,按照设计要求在14#梁段进行配重,以弯矩平衡为原则配重,水箱内有刻度,加载吨重量配重预压施工应注意:覆盖,防止水加重及水分蒸发失重。加卸载时间、重量及位置要准确,并在一指挥下有条不紊进行。加载时间:加载时间应在底模、外侧模安装完毕后立即进行加载,并在骨架锁定前一次完成加载。卸载时间及重量:(边跨合拢段每浇筑1m3砼,卸载1t水;)。加载、浇筑砼及卸载的同时必须严格进行高程监控,保证T构两侧对称位置升降高差控制在5mm范围以内,如超出该范围,立即停止施工,查出原因及时解决。2、中跨合拢挂篮悬臂施工结束后,清除箱顶、箱内的施工材料、机具,用于合拢段施工的材料、设备有序放至0#梁段中跨合拢段模板安装
底模的安装
在边跨合拢施工完成后,前后吊带用搭在挂篮的底模上,并伸入14#梁段底部50cm,竹胶板
②外侧模的安装
???挂的侧模前,内模的安装
??? 采用合拢前箱梁线型的控制
?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配备精密的测量仪器采用高精度三角网重点控制,严格控制体系转换过程,满足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中跨合拢段两端平衡重的设置可变平衡重的作用为砼浇筑时,保持悬臂端荷载不变,即浇筑砼的重量与平衡重减少的重量相等。
施工以弯矩平衡为原则,在中跨合拢段两端(即两个“T”构的两中跨悬臂各设置水箱作为平衡重,水箱内有刻度,水箱放置于顶板,以箱梁轴线对称均匀布设。每个水箱的重量按合拢段重量的一半计算加载吨重量
⑷、平衡重配重施工应注意:覆盖,防止水加重及水分蒸发失重。 ③加卸载时间、重量及位置要准确,并在一指挥下有条不紊进行。加载时间:加载时间应在底模、外侧模安装完毕后立即进行加载,并在骨架锁定前一次完成加载。卸载时间及重量:(跨合拢段每浇筑1m3砼,卸载1t水,每次共卸载2.84t水)。加载、浇筑砼及卸载的同时必须严格进行高程监控,保证T构两侧对称位置升降高差控制在5mm范围以内,如超出该范围,立即停止施工,查出原因及时解决。中跨合拢段的顶推
在合拢段两端平衡重设置完成以及其它准备工作就绪后,即进行中跨合拢段的顶推,顶推采用点法(即:用台千斤顶在箱梁处)对称、均匀地对箱梁中跨合拢段两端T构进行水平顶推。顶推力达到T后保持千斤顶顶推力不变(即:保持油顶油压不变)
3、合拢在一天中温度较低时段进行骨架的焊接,合拢段顶推力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封焊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