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力发展服务业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论文 关键词] 发展 ;服务业; 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入手,主要阐述了从优化产业结构角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意义,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其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新概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它关系发展理念的转变、发展道路z选择、发展模式的创新,实质上是解决如何使发展又好又快的问题。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概念及内涵
“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一个新概念,目前还没有公认的规范的定义。但就提出这个概念的要求看,它应当比经济增长方式涉及面更广,含义更深刻。“经济发展方式”不但包括单纯的经济增长,而且包括结构的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也包括降低消耗、改善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状况以及经济社会 自然 发展的协调与和谐等各方面。其实质在于全面地追求和实现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质量和整体的协调。也就是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要求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 中国 特色新型 工业 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2 服务业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总体上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服务水平低,竞争力不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不高,与经济社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
大力发展服务业,必须对服务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作用有清晰认识,其作用集中体现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
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定结构质态下,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张是有限的,是有其内在规定性的,只有经济结构质态的不断高级化,才能保证经济规模的可持续扩张。产业结构高级化,即从低级向高级过渡是一个有序的变动过程,具体来说,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趋势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①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的增加,并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可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②生产要素构成的变动,即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演进;③对生产资源的加工度的深化或附加值的提高,即从采掘业向原料工业再向高加工工业的演变。经验表明,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合理的产业结构会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如果产业结构调整滞后,会阻碍经济增长。而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越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也就越快。
2.1 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产业结构的重要标志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相联系,随着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需求结构的调整就会拉动产业结构的调整。从需求变动的 规律 来看,一般是从满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过渡到“享受需要”,最后上升到“发展需要”。因此,要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水平,产业结构就需要不断调整。三个需要层次分别是由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满足的。有关研究表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是:由“一、二、三”发展为“二、三、一”,然后再演变成“三、二、一”。其中“一、二、三”是农业社会阶段,第一产业即农业主导经济,其比重最高,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比重最低;“二、三、一”是工业化发展阶段,工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部门,其比重最高,服务业次之,农业地位下降;“三、二、一”是服务社会发展阶段,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通常是在工业化后期就已超过工业比重,目前英美等发达国家服务业比重已高达70%以上。
2.2 服务业在协调产业间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分工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割裂了产业间甚至是生产环节间的 自然 联系,服务业在协调这些产业和生产之间的关系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服务业能够使工农业生产结构更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例如,市场调查与咨询服务为工农业生产指明了方向,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②作为中间投入的生产服务增进了工农业的知识积累,如工艺设计等生产服务提升了制造业的市场竞争力。
2.3 服务业通过促进科技 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