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前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医科大学2014 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前 言
教育要发展,质量是保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
全会精神,根据我校第七次党代会明确的发展目标,按照部委省共建高校和三部
委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工作推进会要求,发挥我校地方特色高
水平大学建设和部委省共建的优势,进一步围绕立德树人、造就良医的根本任务,
继续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建立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
体”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2014 年,我校本科教学日
常工作平稳运行,本科教学和质量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制度
有了新架构,本科教学工作继续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了更好地把握新常态下的
医学高等学校发展的路径、释放办学活力,我校正在坚定不移地走以教学质量提
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第一章 本科教育基本情况
一、学校概况
安徽医科大学为安徽省省属重点大学。前身是1926 年5 月创办于上海的私
立东南医学院。1949 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的号召,
内迁安徽省,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 年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96
年6 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会合肥市,校
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
为学校前身东南医学院师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校训,弘扬“爱
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秉承“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
倡导践行“求真、求精、求新”的校风学风。
学校现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省口腔医院)、卫
生管理学院、生命科学院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国际教
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研究生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第一临
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巢湖临床医学院
(附属巢湖医院)、第四临床学院(第四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
麻醉学系、医学心理学系、医学美容系等直属教学机构。
1
学校拥有5 所直属附属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
附属巢湖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医院),6 所非直属附属医院(附
属省立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合肥医院——合肥市
第二人民医院、附属安庆医院——安庆市立医院、附属六安医院——六安市人民
医院、附属宿州医院——宿州市立医院),与合肥市共建附属阜阳医院。学校坚
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方针,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
究院、香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空军总
医院、海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解放军306 医院、解放军307 医院、新疆自治
区人民医院等建立临床学院,目前中综合性三甲医院建立临床学院达30 余所,
各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100 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
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区。
二、办学定位
学校的办学定位是以医学为主,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门
类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医科大学。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立德树人,造就良医,
致力于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三、本科专业设置情况
我校共有本科专业24 个,其中已经停止招生的专业有3 个(基础医学、康
复治疗学、应用心理学。另有药学第二学位),有7 个专业开设了9 个专业方向
模块课程。24 个本科专业中包括医学(7 个)、理学(11 个)、管理学(3 个)、
工学(2 个)、法学(1 个)共五个学科门类。
四、全日制在校生情况
截止2014 年12 月31 日,我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575 人。全日制在校生
中临床医学专业6121 人,其中七年制本硕连读专业1587 人,其他临床医学相关
专业1225 人,非临床医学专业3229 人。
五、招生工作
优化招生生源的地区结构、优化招生专业结构和优化招生学制结构,总体稳
定本科教育,积极发展长学制教育,实现招生规模的稳定增长。2014 年,我校
24 个本科专业全部列入我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得到提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