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放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doc

发布:2016-04-13约2.5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件编号:AA/02-15 管 理 文 件 放射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版 号: A 发放号: 年 月 日发布 年 月 日实施 湛江龙腾物流有限公司球团厂 修 改 履 历 版号/ 修改码 章 节 条 款 更改通知单编号 更改部门 生效日期 湛江龙腾物流有限公司球团厂 管 理 文 件 放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 1.目的与范围 1.1为了加强厂放射性事故的有效控制,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预案。 1.2本预案适用于球团厂放射源失窃事故及对人员受超剂量照射造成的伤害事故。 2. 放射源的分布位置 本厂放射源有CO60和Cs137两种,共16枚。有γ射线浓度计、γ射线料位计。γ射线浓度计用于磨矿系统矿浆浓度测量,γ射线料位计用于高压辊压机给料溜槽及环冷机给料槽料位测量等地方。如意外失控或失窃被盗,极有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造成污染。具体使用位置如表1—1所示 表1—1 射线装置分页位置 序号 射线装置名称 放射源类别 活度 安装使用位置 数量 1 Cs137γ射线浓度计 Ⅳ 3.7×109 磨矿区 6 2 Cs137γ射线浓度计 Ⅳ 1.85×109 浓缩池 4 3 Cs137γ射线浓度计 Ⅴ 3.7×108 缓冲槽 2 4 Cs137γ射线料位计 Ⅴ 1.11×108 高压辊磨机 2 5 COγ射线料位计 Ⅳ 2.96×1010 环冷机给料槽 2 3. 辐射危害与分类 AA/02-15 页码:第2页 共6页 根据放射源射线或中子流对人体危害γ射线浓度计γ射线料位计?放射事故分级 依据突发放射性事故的影响范围和严重程度,国家环保局将突发放射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Ⅰ级)、重大放射性事故(Ⅱ级)、较大放射性事故(Ⅲ级)和一般放射性事故(Ⅳ级)四级。 AA/02-15 页码:第3页 共6页 4.1 特别重大放射性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放射性污染后果,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3人以上(含3人)急性死亡。 4.2 重大放射性事故,是指Ⅰ类、Ⅱ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2人以下(含2人)急性死亡或者10人以上(含10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3 较大放射性事故,是指Ⅲ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9人以下(含9人)急性重度放射病、局部器官残疾。 4.4 一般放射性事故,是指Ⅳ类、Ⅴ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过年剂量限值的照射。 根据放射性事故级别划分,本厂可能发生的放射性事故属于一般放射性事故。 5.事故险情报告与应急救援 5.1放射源(装置)失控时的应急处置 5.1.1当发生放射源(装置)失控时,现场第一发现者应立即向中控室及当班班长报告,通过呼叫或广播形式通知现场人员撤离,禁止人员进入事故区域。 5.1.2当班班长接事故报告后,应立即撤离有关人员,封锁AA/02-15 页码:第4页 共6页 现场,并在现场划定警戒区域,安排中控人员或仪表点检设法切断放射仪表电源,关闭放射仪表,通报作业长。 5.1.3作业长接事故报告后,赶赴现场组织实施管制,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迅速确定放射性同位素种类、活度、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报告生产技术管理组长、设备技术管理组长、厂安全员及厂领导(具体报告程序见综合预案)。根据厂领导指令,及时通知通信联络组(厂中央控制室)联系医院,向市环保局、市职业病预防研究所报告并咨询应急安全处理措施。 5.1.4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现场保卫组接管作业区地现场负责实施现场管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指挥组对受影响区域组织指挥生产,需要停车的按程序停车。 5.1.5对可能受放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如有可能,在采取有效个人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组织人员对可能受放射损伤的人员清除污染)。根据需要安排受照人员接受医学检查或者在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 5.1.6立即报请公司联系外协抢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迅速开展检测、洗消,严防对其他人员及水源的污染,修复设备,恢复生产。 5.1.7污染现场尚未达到安全水平以前,不得解除封锁。 AA/02-15 页码:第5页 共6页 5.2放射源(装置)丢失、被盗时的应急处置 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事故时,事故单位应当保护好现场,并认真配合公安机关、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侦破。 5.2.1发生放射源(装置)丢失、被盗事故时,现场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当班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