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整工艺原理二复习题剖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模拟试题一答案(染色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共10分)
1.上染百分率:染色结束时,上染到纤维上的染料量占投入到染液中的染料总量的百分数。
2.吸附等温线:在恒定条件下,染色达到平衡时,纤维上的染料浓度与染液中的染料浓度的分配关系曲线
3.半染时间:染色过程中,染料的上染量达到平衡上染量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4.成衣染色:将织物制成服装后,再进行染色的加工过程
5.隐色体电位:在一定条件下,用氧化剂滴定已还原溶解的还原染料隐色体,使其开始氧化析出时所测的电位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三段命名法将染料的名称分为 、 、 。
2.织物染色根据染料与织物接触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浸染 和 轧染 两种。
3.直接染料固色处理常用的有 金属盐 和 固色剂 处理法。
4.活性染料染色是通过与纤维生成 结合,从而固着在纤维上。
5.活性染料染棉纤维,浸染工艺一般有 、 和 三种。
6.还原染料最常用的还原剂 。
7.可溶性还原染料显色一般采用 法。
8.硫化染料还原比较容易,一般采用 作为还原剂。
9.酸性媒染染料的染色方法有 、 、 三种。
10.分散染料染涤纶,染浴pH值一般控制在 。
11.阳离子染料的配伍值越大,则染料的上染速率越 ,匀染性越 。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直接染料除用于棉纤维的染色外,还常用于下列哪种纤维的染色( B )
A.涤纶纤维 B.粘胶纤维 C.腈纶纤维
2.轧染时易产生头深现象的本质原因是 ( C )
A.轧液浓度太大 B. 染色温度太低 C.亲和力太大
3.国产KN型活性染料其活性基的学名为 ( C )
A.一氯均三嗪 B. 二氯均三嗪 C.β-乙烯砜
4. 一氯均三嗪型活性染料染色时,固色温度一般要控制在 ( C )
A.30℃左右 B.60℃左右 C.90℃左右
5.活性染料染色时,在染液中加入少量防染盐S,可防止染料 ( C )
A.聚集 B.水解 C.还原
6.色基重氮盐与打底剂偶合时,必须把显色液的酸度 ( A )
A.提高 B.降低 C.保持不变
7.已知某还原染料的亲和力小,聚集性低,扩散速率大,
则浸染时适宜采用 ( C )
A.甲法 B.乙法 C.丙法 D.特别法
8.为了提高可溶性还原染料的水解稳定性,通常可在染料中掺入一部分 ( B ) 以便保存
A酸性盐 B碱性盐 C中性盐
9.酸性染料染羊毛时,在染色过程补加酸剂的目的是 ( A )
A.促染 B.缓染 C.匀染
10.腈纶纤维阳离子染料染色时,染液中的醋酸是 ( B )
A.促染剂 B.缓染剂 C.助溶剂
四、辨析题(先判断对错,后说明原因。每题3分,共15分)
1.卷染机染色属于绳状染色
错 属于平幅染色
2.染色过程一般可分为二个阶段,即染料的吸附和染料的扩散
错 三个阶段:吸附 扩散 固着
3.冰染料染色的过程可理解为色基与纤维上色酚的偶合过程
错 是色基重氮盐与色酚的偶合
4.弱酸性染料染羊毛,元明粉是起促染作用
错 在等电点以上起促染,在等电点以下起缓染
5.M型活性染料是一类含有双活性基团的活性染料
对 分别含有一氯均三嗪和乙烯砜双活性基团
五、简答题(共35分)
1.试根据以下两个工艺流程判别他们分别是何种染料的染色。 (4分)
a浸轧染液→预烘→烘燥→汽蒸→冷洗→热洗→皂洗→热洗→冷洗→烘干。 (活性染料)
b浸轧染液→预烘→烘燥→透风冷却→浸轧保险粉、烧碱液→汽蒸→冷水洗→透风→浸轧氧化液→皂煮→热水洗→烘干 (还原染料)
2.写出涤/棉混纺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工艺流程及工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