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离子对混凝土的侵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
文:张洪滨
第一节: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
混凝土受到破坏的原因,按重要性递减顺序排列,依次是钢筋锈蚀、冻害、物理化学作
用。而氯离子是造成钢筋锈蚀的主要原因。
在自然环境中,氯离子是广泛存在的。包括:
1,氯离子存在于混凝土原材料中,如含氯化物的减水剂,掺入的矿渣可能是用海水淬
冷的,粉煤灰可能是用海水排湿的等等。
2,海洋是氯离子的主要来源,不仅海水中含有大约3%的氯化物,海风、海雾、海沙中
也含有氯离子。海水、海风和海雾中的氯离子和不合理地使用海沙,是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
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3 ,道路化冰盐因为性能好,价格便宜,因此在道路上广泛使用,这就使得氯离子能渗
透到混凝土之中,引起钢筋锈蚀。
4 ,盐湖和盐碱地也是氯离子的一个重要来源。
5 ,工业环境十分复杂,就腐蚀介质而言有酸、碱、盐等,其中以氯离子、氯气和氯化
氢等为主的腐蚀环境不在少数,处在此类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的腐蚀破坏往往是非常迅速而
又严重的。
6、火不仅可以直接降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与可用性,而且由于热分解有机化合物,
还有促进钢筋锈蚀的间接作用。含氯很高的聚氯乙烯在80—90 度下会分解放出气态的氯化
氢,到300 度时,几乎完全分解释放出大量氯离子,遇水溶解,形成 PH 值低到 1 的盐酸。
这种酸最后在构件表面冷却凝结,渗入混凝土中,就会引起钢筋锈蚀。因此,火灾后混凝土
构件常为氯化物所危害。
第二节:氯离子侵入混凝土的途径
氯离子进入混凝土中通常有两种途径:
第一是“混入”,如使用含氯离子的外加剂、使用海砂、施工用水含氯离子、在含盐环
境中拌制浇筑混凝土等。氯化物分水溶性和酸溶性两种,作为外加剂加入混凝土的氯化物一
般都是水溶性的,而骨料中含有的氯化物大多都是酸溶性的。水溶性氯化物的危害大于酸溶
性氯化物,因为它们可以直接腐蚀钢筋。“混入”现象大都是施工管理问题。
第二是“渗入”,环境中的氯离子通过混凝土的宏观、微观缺陷渗入到混凝土中并到达
钢筋表面。 “渗入”现象是综合性技术问题,与混凝土材料多孔性、密实性、工程质量、
钢筋表面混凝土层厚度等多种因素有关,是需要重点讨论的。
一、氯离子渗透
混凝土与含有氯化物的环境接触,如海水或化冰盐等,氯离子就有可能渗透到混凝土结
构内部去。
氯离子的渗透始于混凝土结构表面,然后逐渐向结构内部发展。渗透速度取决于以下因
素:
1. 与混凝土接触的氯化物的浓度;
2. 混凝土的渗透性;
3. 环境的潮湿度;
当有潮气和氧气存在时,沉淀在混凝土内钢筋表面的氯化物就会引起钢筋锈蚀,锈蚀层
不断地增加,其产生的张力就会使混凝土结构开裂和分层。
由于自然引力或交通负荷的作用,已经分层的混凝土结构就会发生破碎。而开裂和分层
反过来又会加剧钢筋的锈蚀,结构深处的钢筋也发生锈蚀,因为这时氯化物、氧气和潮气更
容易进入到混凝土结构内。
与其他导致钢筋锈蚀的因素相比,氯化物引起钢筋锈蚀的浓度阀值受混凝土pH 值的影
响最大。研究发现,当混凝土的pH 值为13.2 时,氯离子浓度为8000ppm 时,钢筋才开始
发生锈蚀;而当混凝土的pH 值为11.6 时,氯离子浓度仅为71ppm 时,钢筋就已经开始锈
蚀了。
二、裂缝与氯化物
混凝土结构上的裂缝和各类缝隙可以使环境中的腐蚀性化学物质,如化冰盐等渗透到结
构内部并接近钢筋。如果有氯离子存在,即使混凝土结构的碱性仍然很强,钢筋也会发生锈
蚀。在锈蚀过程中,氯离子起的是一种催化剂的作用,它并不直接参与锈蚀反应,因此在反
应过程中,氯离子不会被消耗,而是长期保留在混凝土结构中,继续起破坏作用。
第三节:氯离子对钢筋锈蚀的机理
1,破坏钝化膜
水泥水化的高碱性使混凝土内钢筋表面产生一层致密的钝化膜。该钝化膜中含有 Si-O
键,它对钢筋有很强的保护能力。然而该钝化膜只有在高碱性环境中才是稳定的,当PH 值
小于11.5 时,就开始不稳定,但PH 值小于9.88 时,已经生成的钝化膜逐渐被破坏,新的
钝化膜也很难生成。氯离子是一种很强的去钝化剂,当进入混凝土到达钢筋表面吸附于局部
钝化膜处是,可使该处的PH 值迅速降低到4 以下,从而破坏钝化膜。
2,形成腐蚀电池
如果在大面积钢筋表面上具有高浓度氯离子,则其所引起的腐蚀可能是均匀的腐蚀。但
是在不均质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