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 讲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pdf

发布:2025-04-02约1.59万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小说阅读讲义

一、教学目标

1、梳理中考小说考点

2、巩固解题方法

二、知识讲解

1.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1)分析环境描写,把握人物格。

(2)分析故事情节,把握人物格。

(3)分析描写人物的方法,把握人物格。

①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对话/独白)、动作、心理、细节。

②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等(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

衬人)(此外叙述抒情描写结构)

(4)人物形象表述的方法:(答题思路:是一个怎样的人+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2.故事情节的组成部分及用。

(1)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2)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格。

(3)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4)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3.环境描写的用。

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借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②增添或烘托某种气氛;

③衬托或突出人物的格、心理等。

④有时有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的作用

⑤揭示主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烘托人物感情,表现人物格。

第1页共18页

③衬托主题。

④渲染气氛。

⑤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渲染气氛。

②为情节作铺垫。

③推动情节发展。

④突出小说主题。

(二)结构的用

1.情节安排的评价

(1)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

戏剧、可读。

(2)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起到制造悬念

(4)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

喜剧式等。

2.看情节的发展如何表现主题.(答题思路:先归纳情节,后点出主题)

着重于情节的概括、情节的特点分析、情节的高潮或结尾作用理解、情节的

合理探究。解题时要注意其思考的方向:

(1)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

(2)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格,或是表现了人物

格。

(3)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四)小说开头、结尾的用

1.小说常用的开头及用

(1)设疑法(悬念法):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作

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

②引出下文的情节。

第2页共18页

③突出人物形象。

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2)写景法。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2.小说常用的结局及用

(1)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思维方向)好处:

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

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2)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②从表现人物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格。

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3)分析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

这种结局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阅读小说,目的是要得到快乐;因为真

实的人生,如同月亮一样缺多圆少,所以才希望文学的梦境结局是圆满的,以寄

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