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科学与工程-陕西科技大学.PDF

发布:2018-05-21约2.31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环境科学与工程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生物学、工程及规划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区域环境监测、 污染物风险评价和污染防治对策的综合分析能力,具备较强的化工污染修复技术和生态恢复 工程的实践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相关环境保护部门从事环境规划管理、风险 评价、污染控制和修复等方面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标准: 1工程知识 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基础,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 于解决本专业相关环境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就简单的工程问题建立方程并进行求解。 1.2掌握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用物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分析简单的工 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1.3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就简单的工程过程进行分析,选择正确方法, 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合理优化。 1.4掌握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分析简单机电装备的工 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1.5掌握环境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并结合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用于 解决本专业复杂环境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本 专业复杂环境科学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将数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环境工程原理和环境预测模型问题的识别、表达和分 析中,并获得有效结论。 2.2能够将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原理应用到物理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问题的识别、表达和 分析中,并获得有效结论。 2.3能够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环境生态工程问题的识别、表达 和分析中,并获得有效结论。 2.4 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够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结合专业知识对本专业复杂环境科学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 27 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修复方案的能力,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经济、 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了解生物学在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原理和具体技术,能够 结合特定污染现象,从生物治理角度分析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3.2能够结合行业标准和污染特征,优化设计生态监测与修复方案,设计时能够考虑社 会、健康、安全、经济、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制约因素。 4研究 掌握环境微生物学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相关仪器设备原理和实验设计方法,具备设计 和实施实验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掌握轻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特征,具备设计和开展实验的能力,并能对结果进行分 析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2能够在环境监测与实验设计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5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相关行业污染和区域环境问题,选择适合的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实 现预测与模拟。 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5.2具备运用相关软件表述和模拟环境问题的能力。 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和技术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吸附材料的能力,并能够运用相关 软件和仪器对该功能材料进行性能表征。 5.4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区域环境问题开展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 和预测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 能够利用本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主要环境要素涉及到的相关环 境标准、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 评价实践产生的影响。 6.1能够以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为基础,监测与评价大气、地表水、土壤等环境要 素存在的问题。 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分析和处理相关行业和区域的环 境问题。 6.3 了解主要环境要素和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28 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环境专业对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