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野外地质观察的内容.pptx

发布:2024-03-14约1.2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野外地质观察的内容主讲人:段雅琦

观察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真实地反映地质体和各种地质现象的本来面貌,切忌主观性。

观察基本原则2.系统性原则把地质体和整个地质填图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用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把握,切忌以局部代替全体。

观察基本原则2.系统性原则用一定的点、线密度来保证不同填图比例尺的精度要求;便于对野外观察、搜集的资料进行系统的归纳。目的

观察基本原则2.系统性原则对观测点的要求对点的选择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点上的观察应力求全面,充分收集第一手资料;对观测点的观察应同路线观察联成一体。

观察基本原则3.精确性原则就是要把观察的结果在质和量上做到统一。

观察基本原则3.精确性原则强调多侧面、全方位地进行观察,对每一现象都要取得足够的和尽量精确的数据;把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紧密地结合起来,定量观察是定性观察的前提。提高精确性

观察基本原则3.精确性原则对节理的描述通常使用发育、较发育和不发育等术语,这是一个定性的、不精确的概念;如果注意测量在单位面积或单位长度内节理的条数,在这种定量基础上的定性描述,不仅让人信服,而且有助于深入地进行综合分析。

地质观察内容1.日期、天气情况、观测人;2.路线及起讫点;3.观测点编号、性质及地理位置;4.露头情况;5.观测点两侧地层的层位;观测点上观察的内容

地质观察内容6.构造特点,包括褶皱、节理、断层观测点所处的构造部位、所在岩性及其产状等;①褶皱观测点褶皱要素及其特征②节理产状,延伸情况、密度、特征、相互切割情况及组合特征,充填物成分及特点等。观测点上观察的内容

地质观察内容观测点上观察的内容存在的依据和特征;测量断层面的产状、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方向、断距或落差;确定断层的类型以及和其他构造的可能关系、形成时代等。③断层观测点6.构造特点,包括褶皱、节理、断层观测点所处的构造部位、所在岩性及其产状等;

地质观察内容观测点上观察的内容7.岩浆岩,应对其岩性、产状、与围岩的关系、形成时代等进行观察记录;8.水文点,应按照简易水文地质调查的内容进行观察描述;9.采集岩矿、化石及构造岩等标本并编号;10.重要地质现象进行野外素描或摄影。

地质观察内容为了保证观察的连续性和系统性,除了对观测点进行详细的观察描述以外,在点与点之间还要沿观测线进行连续的系统观察;在前一观测点记录的后面,将该点至下一点的观察内容记录下来;但观察描述的内容可以适当简略,主要是注意观察岩性和岩性组合特征、产状及其变化规律。观测线上的观察内容

地质观察内容只有通过点、线结合的系统观察和描述,才能对地质现象有比较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和整体性认识。同时,应及时勾绘路线信手剖面图,特别是在构造比较复杂和采用路线穿越法的情况下更有意义。

感谢观看主讲人:段雅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