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安全调查.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城市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安全调查
综述
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需要具备功能的多样性, 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 而安全就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进入20 世纪以来, 各种自然灾害、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不断发生,城市公共安全正在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衡导致社会多重矛盾的产生,使城市处于从风险向危机转化的临界点上,近几年相继出现的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SARS、禽流感等疾病灾害,火灾、断水、停电等生命线系统灾害,使城市公共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作为现代灾害的重大承载体,公共安全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的,在城市中有一系列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如商厦、地下书城、商品城等,这些地点人流量在特定的规律时间内会高度集中,也带来了极大的公共安全保障要求,因此,我们选择南京新街口时尚莱迪广场为例,研究城市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的安全状况,以评价为基础,探求城市高密度公共空间的防灾现状与防灾手段下如何实现保障公共安全。
表1 威胁城市安全的因素 类型 主要内容 自然灾害 地质性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断层滑坡、地面塌陷
气候性灾害:风灾、雪灾、雷击、洪灾
复合性自然灾害:海啸、泥石流 人为灾害 火灾、毒气泄漏、毒液泄漏、核泄漏、光辐射、电波干
扰、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传染病 袭击破坏 空袭、爆炸、纵火、防毒、抢劫、偷盗
相关研究与政策
目前我国已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探讨城市安全方面的内容。罗云等人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提出城市小康社会安全指标体系,从安全文化建设战略、科技兴安战略、安全法制建设战略、安全监管战略、安全资源保障五个方面构建安全小康社会战略对策,强调城市安全的重要性。马德峰则分别从灾害学、心理学、社会学和犯罪学四个维度来探寻安全城市的科学内涵,认为“安全城市是指对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具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的地域社会共同体。”。SARS之后,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于2004年开始筹建“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学术委员会”。最近,南开大学又展开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编制要点和规划目标的研究,使我国城市公共安全研究更加具体。
但是,这些研究均出于公共安全的规划对策,而没有涉及到针对细分类的空间规划进行的安全研究,本文正式基于这一基点进行了相关调查与研究。
2006年4 月1 日开始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规定:“城市规划是政府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这给了我们研究的政策与理论基础,即从规划角度出发,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可以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减少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的损失。
研究过程
从课题出发,我们认为,城市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指城市中具有商业中心作用的、日常人流量大的公共空间。通过调查与分析,认为主要灾害类型为地震、洪涝、火灾、生命线系统安全、环境公害、战争、疾病等。其中,能发生并影响此类空间的安全事件可概括为自然灾害
城市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的安全研究的重要性,出于对此类空间的人流量巨大的相关考虑。一个城市人口的分布从来都不均匀,总是在特定的节点形成集聚,其中商业空间即为日常性集聚的高峰地区。这样的地区,不管发生任何的事件,即使是个体性的安全事件,也可能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传播引起群体性恐慌甚至骚动,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本调查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中的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安全,其本质是安全状况,范围是在城市中的高密度商业公共空间。其中,将以访谈、问卷、文献、观察四类基本调查方式进行研究。问卷与访谈对象将集中于广场管理机构、政府管理机构、商户、顾客与一般居民几类。调查范围将涉及莱迪广场空间指向标志、消防设施、通风设施、排水设施、防震设施等多种要素,综合分析此类高密度公共空间防灾的可能情况与对策,对其运转情况进行评价研究,以求在突发灾害形势下如何保障公共安全。
案例调查
时间地点
2009年5月5日星期二,首次去莱迪现场调查。参加人员为组长张俊鹏,组员梁晶、买静。调查重点为时尚莱迪的消防疏散设备情况,以观察法为主。2009年5月9日,第二次去莱迪调查,以访谈法和认知地图法为主。
宏观:
开敞空间规划
“时尚莱迪是南京的一家大型购物商场,系深圳时尚商业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南京分公司,商场位于中华第一商圈——南京新街口的核心商业区,于2005年4月正式营业。商场分为地下两层,总建筑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广场首开南京时尚购物中心之先河,在重商云集的新街口核心商业中心独树一帜。餐饮休闲等完善的功能配套, 莱迪消防疏散图
基础设施
根据笔者和店主、顾客的印象,莱迪比前两年有了较大的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