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流行病学考试重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流行病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1、流行病学的定义:
(1)概念: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包括伤害)和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借以制订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
(2)该定义的基本内涵:
1)它的研究对象是人群,是研究所关注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群
2)他的研究内容不仅是研究各种疾病(包括伤害),而且研究健康状态
3) 他的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4)他的研究目的落实在控制和消灭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2、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1)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由人群、暴露和疾病组成
(2)根据是否有人为的干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为实验流行病学和观察流行病学
3、流行病学的用途:
(1)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以及疾病特征变化的规律
(2)对社区和人群健康做出诊断
(3)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
(4)揭示疾病完整的自然史
(5)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
(6)疾病预防
(7)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法或措施的效果评价
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一、疾病分布的意义:
认识疾病的基本流行特征;诊断和治疗决策依据;提供病因线索;确定卫生服务重点;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决策的科学依据
二、主要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概念及用途
1、发病指标:
(1)发病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
用途: 1)描述疾病的分布 2)提出病因假设 3)评价防治措施效果
(2)罹患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
用途: 用于描述局部地区疾病的爆发、食物中毒、传染病、职业中毒等
(3)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或流行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的比例
用途: 1)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流行情况
2)评价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程度
3)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医院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的需要量等提供科学依据
(4)感染率:在受检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用途: 1)评价人群健康状况
2)研究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的感染情况、流行势态和分析防治工作效果
3)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5)续发率:(亦称SAR或家庭二代发病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用途: 1)反映传染病传染力强弱的指标
2)分析传染病流行因素3)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
2、死亡指标:
(1)死亡率: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用途:1)衡量某一时期,一个地区人口死亡危险性大小
2)反映一个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
(婴儿死亡率)
3)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对于高致死性疾病,可以替代发病率探讨
5)评价防治措施
(2)病死率: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者的比例
用途:1)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2)反映诊治能力等医疗水平
3)多用于急性病,较少用于慢性病
(3)生存率:(亦称存活率)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10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用途:1)反映疾病的危害程度
2)评价某种治疗的远期疗效
三、散发、暴发、流行的概念
(1)散发: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小于2倍),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
(2)暴发: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很多相同的病人
(3)流行: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3-10倍)
四、疾病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描述
(1)地区分布:疾病在国家间及国家内的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疾病的地区性;地方性疾病
(2)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
(3)人群分布: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和种族、婚姻与家庭、社会阶层、行为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一、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用途
(1)概念: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2)种类:个例调查(1个对象)、病例报告(1-5个)、病例分析(系列病例:几例到几千例)、现况调查(特定人群)、生态学研究(多个不通人群)
(3)用途: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
二、现况调查的概念、特点
(1)概念: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