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景观设计探索以杭州临安“春天”居住小区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宜居景观设计探索——以杭州临安“春天”居住小区为例
资讯来源:中国园林 发布日期:2010-11-15
卢 山 李寿仁 陈 波
摘要:在城市化飞速发展.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生态.优美.宜人的人居环境已经越来越受到小区居民的推崇与追求,以临安“春天”居住小区为例,在探讨宜居环境园林景观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为先.以人为本,传承历史.与时俱进,紧扣四大景观设计主题,并以春天小区为例进行分析
进入21世纪,我国的住宅区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其成就举世瞩目。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住宅区的建设理念和人们的居住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如今,能在一个生态、优美、宜人的居住环境中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的追求。
浙江临安“春天”居住小区西依玲珑山,山峦叠翠,景色秀丽,自然人文环境更为得天独厚,总占地面积6.80hm2,绿化面积2.86 hm2,绿地率42%。小区以“春天”为名,既取“春色满园”之意,又寓“青春年华”之情,建成后,受到社会关注与业界肯定。笔者有幸参加了该项目设计与营建的全过程,本文将以此为例,探讨宜居环境的设计思路。
1 宜居环境的园林景观特征
人居环境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联合国人居署提出人居的发展目标是促进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所有人都有合适的居所。因此,人居环境就有了地球村的宏观概念、生态城的中观概念、绿色社区的微观概念。本文探讨的是微观层面社会人居环境的园林景观设计。
联合国人居署对人居环境制订了包括社会福利、教育、文化、体育、环保、生活等一系列硬性指标。如果将这些主要指标进行一个生活化的表述,就是:一个宜居社区的环境必须高度绿化、清洁;体育设施、场所充足、完备;居民生活设施全面、环保;而日常生活则充满激情和活力,人际关系贯穿关爱情怀,居住环境洋溢文化气息。从园林景观角度来看,笔者认为,宜居环境是由生态美、功能美和艺术美综合构成的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和谐相处的人居模式。和谐给人类带来身心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使人类社会得以健康发展。宜居环境建立在绿色社区、生态社区、健康社区、文化社区、科技社区、信息社区、和谐社区、文明社区、品质社区等基础之上,是今后长期人居发展和追求的目标。
宜居环境的园林景观特征主要体现在绿色清新的自然环境、诗情画意的人居美景、浓郁亲切的地域文化、舒适宜人的生活场景、特色鲜明的主题思想等方面的构建上,并反应出和睦温馨的邻里关系、自由浪漫的心灵世界。
2 宜居环境园林景观的设计途径
2.1 高品质的开发理念和别具一格的项目定位
抛开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宏观层面,就某个项目而言,房地产开发商的开发理念与项目定位是决定居住区园林景观优劣的关键。只有坚持高品质的开发理念和别具一格的项目定位,才能高起点地组织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建设、质量管理等方面。同时,园林景观设计师的早期介入,营建过程中开发商、设计师、施工单位“三位一体”并以园林景观统领整个项目的开发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临安“春天”居住小区打造的是临安市中心生态、清新、自然、精致的居住小区。
2.2 传承历史的现代园林设计观念和创作方法
2.2.1 生态为先,构筑绿色清新的自然环境
要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之间和谐相处,首先应该是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之后才会有人类社会的和谐,因此,宜居环境园林景观的构建最重要的是绿色清新自然环境的建立,这是构建宜居环境的生态途径。由于目前居住区是大规模的开发建设,原有纯自然的环境已被破坏,现代风景园林所讲的自然环境是指经人工修复或营造的、具有生态特征的近自然化或再自然化的环境。与中国传统园林相比,“师法自然”的法则没变,但内涵已有很大区别。现代风景园林不仅遵循自然美的形式,更遵循自然的内在客观规律,侧重于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再自然化环境的生态修复与美的重建;具体而言,既要关注地形、水体、植物、动物等自然造景要素,也要关注适宜动物、微生物栖息的环境因子,并且,在关注自然造景要素再现自然美的同时,更关注适宜人类自身栖息的生态环境。
植物是具有生命的软质景观,与硬质景观形成强烈的对比。“春华秋实”“夏荫冬冽”,依于植物景观的变化;园林“意境”的实现也依于不同植物的品格,因此,植物是园林景观最主要的设计要素。通过植物造“景”上升到植物造“境”,呈现丰富迷人的景观效果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异常重要。
要创造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讲究植物的品种多样性、生态适应性、周期生长性,又要体现植物个体及群体的观赏性;既要讲究植物之间乔灌草的群落搭配,又要注重山、水、石、植物之间的有机结合,最终使人们在欣赏时由自然美上升为意境美。在树种的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地适树,突出地方特色,多用形美、花艳、味香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