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GIS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控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1-27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GIS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一、题目

基于GIS的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控制

二、研究背景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资源,而水环境质量的恶化已经成为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问题。其中,非点源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传统的点源污染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针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在针对非点源污染的治理过程中,关键源区识别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对关键源区的识别,可以对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和治理工作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规划和实施,并且可以提高治理工作的效率和治理效果。同时,GIS技术的应用也成为了非点源污染治理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可以有效地进行流域污染源区的定量分析和空间描述,为实施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因此,本研究立足于非点源污染治理的需求和GIS技术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索和研究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的识别和控制方法。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1)梳理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与控制的相关理论和技术

(2)分析流域的地貌特征、土壤类型、植被覆盖、气象因素等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

(3)建立流域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模型,包括参数分析和权重设置

(4)应用GIS技术对关键源区进行定量分析和地理空间描述

(5)综合考虑治理成本、社会效益等因素,制定非点源污染治理方案

(6)开展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评估治理效果

2.研究方法

(1)文献调查和综述研究

(2)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

(3)采用多种参数评价方法,并结合确定性和随机方法

(4)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评估治理效果

(5)制定非点源污染治理方案,并进行效益评估

四、预期结果和意义

1.预期结果

(1)建立基于GIS的非点源污染关键源区识别模型,包括参数分析和权重设置

(2)应用GIS技术对关键源区进行定量分析和地理空间描述

(3)制定非点源污染治理方案,并进行效益评估

(4)开展实地调查和实验验证,评估治理效果

2.意义

(1)提高非点源污染治理效率和治理效果,保护水资源环境

(2)为制定精细化管理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

(3)推动GIS技术在环境管理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