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拨叉叉口成组车床夹具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车床拨叉A φ孔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含全套图纸及综述.doc

发布:2018-05-18约5.21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拨叉叉口成组车床夹具 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车床拨叉A φ55孔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含全套图纸及综述)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机械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车床拨叉A φ55孔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含全套图纸及综述)”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3.3.2 精基准的选择 基准重合原则。即尽可能选择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这样可以避免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而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 基准统一原则,应尽可能选用统一的定位基准。基准的统一有利于保证各表面间的位置精度,避免基准转换所带来的误差,并且各工序所采用的夹具比较统一,从而可减少夹具设计和制造工作。例如:轴类零件常用顶针孔作为定位基准。车削、磨削都以顶针孔定位,这样不但在一次装夹中能加工大多书表面,而且保证了各外圆表面的同轴度及端面与轴心线的垂直度。 互为基准的原则。选择精基准时,有时两个被加工面,可以互为基准反复加工。例如:对淬火后的齿轮磨齿,是以齿面为基准磨内孔,再以孔为基准磨齿面,这样能保证齿面余量均匀。 自为基准原则。有些精加工或光整加工工序要求余量小而均匀,可以选择加工表面本身为基准。例如:磨削机床导轨面时,是以导轨面找正定位的。此外,像拉孔在无心磨床上磨外圆等,都是自为基准的例子。 此外,还应选择工件上精度高。尺寸较大的表面为精基准,以保证定位稳固可靠。并考虑工件装夹和加工方便、夹具设计简单等。 要从保证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出发,进而保证拨叉A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从拨叉A零件图分析可知,该零件的底平面与小头孔,适于作精基准使用。但用一个平面和一个孔定位限制工件的自由度是不够的,它只限制了五个自由度,如果采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 选择精基准的原则时,重点考虑的是有利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使装夹更为方便。 3.4工艺路线的拟订 对于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拨叉A的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是加工统一的基准。具体工序是先以小头孔左端面为粗基准,粗、精加工小头孔右端面,再以右端面为基准加工小头孔,在后续的工序安排中都是以小头孔为基准定位。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3.4.1 确定工序的原则 确定加工方法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定工艺过程的工序数。确定工序数的基本原则: (1)工序分散原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