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抖音旅游短视频的勃兴.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互动仪式链视角下抖音旅游短视频的勃兴
文/曾丽红李家慧
【期刊名称】《传媒》
【年(卷),期】2019(000)016
【总页数】3
自2018以来,抖音上一系列旅游短视频相继捧红了重庆李子坝穿楼轻轨、西安永兴坊摔碗酒等景点,许多旅游城市因此成为“网红城市”,“抖音打卡”成为一种新的旅行目的和消费时尚。基于此,笔者引入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深入分析抖音旅游短视频互动传播的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探究其蓬勃兴起的情感社会学原因。
互动仪式的准备:高峰旅游体验和情感刺激分享
“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概念,特指长期持续的情感,即群体团结,是一种参与社会互动与获得成员身份的渴求。互动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参与者有共同的关注点与情绪投入。经过互动仪式后,短暂的情绪会转化为长期情感。在此之后情感能量不断积累,群体成员会更积极地进入到互动仪式中,进而形成持续的、良性的互动循环链条。抖音平台上的一部分高情感能量用户,更愿意主动分享旅游短视频作品,参与到自我展示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并争取到某领域的意见领袖地位。与此同时,众多用户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到的高峰体验,也刺激他们产生分享的欲望。这部分用户生产出第一批可资传播的抖音旅游短视频,为互动仪式的启动做好了充分的内容准备。
高峰旅游体验刺激用户分享行为的发生。美国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提出了“世俗-神圣-世俗”的三段论结构模型——“旅游仪式论”。格雷本认为,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