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像摄影专业技巧[镜头篇].docx

发布:2017-04-25约5.77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镜头篇 ????1?了解焦距变化带来的面部和背景的变化 ????2?了解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之间的关系 ????3?结合不同被摄体思考镜头的高度 镜头篇 1?了解焦距变化带来的面部和背景的变化 14mm 16mm 24mm 35mm 50mm 70mm 100mm 135mm 200mm 300mm 400mm 使用EOS?5D?Mark?II (35mm全画幅相机), 均使用F4拍摄 脸部印象和背景随着焦距的不同而改变   镜头焦距的差异会让照片的气氛为之一变。其中视角的差异如上图。照片中的被拍摄者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背景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焦距趋向远摄区域,视角变得狭窄,于是背景的范围也渐渐变窄。另外,镜头的焦距不同,被摄体的形状也会发生变化。使用广角镜头时,由于它有着近大远小的??性,所以人脸的形状发生了扭曲。和焦距较长的镜头相比,使用广角镜头时的拍摄距离较短,所以相对距离镜头较近的鼻子和脸颊部分就像是突出来一样,发生了膨胀。相反,在使用焦距较长的远摄镜头拍摄时,拍摄距离变长,脸的各部位的距离差随着拍摄距离的变长而相对缩小,和广角镜头相反的脸部成像效果逐渐呈现出来。如上所述,拍摄时使用的镜头焦距不同,拍出人物的印象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究竟使用怎样的焦距拍摄出来的才是标准成像,这随拍摄者的主观喜好有很大不同。如这次的拍摄,使用的是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者本人相对喜欢50-70mm左右的带有轻微变形的照片。适当的变形强调出了立体感,突出了被拍摄者脸部的抑扬感,看起来更加精致漂亮。但是,也不能单纯地说焦距越长越好,因为在使用远摄区域拍摄时,脸部整体会给人很平坦的感觉,有时还会让人看起来显胖。所以应该仔细观察被拍摄者脸部的特征,选择最合适的镜头。 2?了解焦距、拍摄距离和光圈之间的关系 焦距越长、拍摄距离越近、光圈越明亮,虚化效果越强 了解虚化产生的理论就能将拍出更优秀的人像照片   在人像摄影时受到大家喜爱并被频繁运用的背景虚化和所使用镜头的焦距、光圈的明亮程度(光圈值)以及拍摄距离(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有着密切关系。当使用镜头的光圈值不变时,焦距越长,则越容易发生背景虚化现象。当然,如果焦距相同,则光圈越明亮的镜头越容易产生虚化效果。另外,背景虚化程度还会随着拍摄距离的不同发生变化。拍摄距离越短,越靠近拍摄,虚化效果就越大。因此,若想得到大幅的虚化效果就应该选择最近拍摄距离较短、光圈较明亮、焦距较长的镜头。只是在进行人像摄影时,先决定镜头焦距,构图完成后拍摄距离也就固定了,所以在掌握更长、更近、更明亮的这一虚化的基本原则的同时,还需要把握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  HYPERLINK /specialsite/canon_portrait/16.html \l wrapper \t _blank  把握人像摄影时的焦距和拍摄距离 实际测量具有代表性的5种构图时的拍摄距离 脸部特写 胸部以上特写 上半身 膝部以上 全身  拍摄距离 焦距脸部特写胸部以上特写上半身膝部以上全身16mm(10mm)※135厘米50厘米70厘米1米24mm(15mm)※255厘米70厘米1米1.4米35mm(22mm)45厘米60厘米80厘米1.25米1.85米50mm(31mm)55厘米80厘米1.1米1.80米2.6米85mm(53mm)1米1.4米1.9米3.1米4.5米100mm(63mm)1.15米1.7米2.3米3.7米5.1米135mm(84mm)1.5米2.15米3米4.6米6.9米200mm(125mm)1.95米3米4.1米6.8米9.95米 ※1:小于拍摄时使用镜头的最近拍摄距离,不能拍摄。 ※2:使用35mm全画幅相机拍摄。括号内表示在相同条件下使用APS-C规格相机拍摄时需要的镜头焦距。 用数值来把握焦距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在拍摄现场加以灵活运用   被拍摄者在照片中的大小和拍摄距离的关系如上表所示。焦距越长,为了在画面上保持被拍摄者是同样的大小,拍摄距离就越长。如果被拍摄者的身高为167厘米,想要拍摄胸部以上特写的话,使用16mm镜头时的拍摄距离短到几乎快要接触到人物,而使用200mm镜头时距离肯定要在3米以上。如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记住这个数值,就很容易把握拍摄现场该使用何种焦距的镜头。特别是在室内拍摄的时候,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法和模特保持一定的拍摄距离。如果想要拍摄全身照片,除非是体育馆这么宽广的场所,不然使用200mm焦距以上的镜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掌握好镜头焦距和拍摄距离之间的大体关系,就不会在选择镜头时犹豫不决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