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边城》公开课教案.pdf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
2.巩固小说阅读中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穿越时空,寻访边城茶峒的景、事、人;
2.小组合作交流,梳理情节,把握“端午节”线索;
3.学习《边城》人物的描写的基本方法,画一画心中的翠翠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边城淳朴的民风民俗。
2.体会作者笔下优美、健康、自然的人生形式。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普通高中高二理科班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必修三和必修五小说单元的其他篇目,掌
握了一定的小说阅读的方法。本文是一篇小说单元略读课,课前已布置导学案,并让学生通过
上网查找资料对作者及创作风格有所了解,整个课堂以学生交流展示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3重点难点
重点:交流分享对环境描写的分析,了解沈从文笔下湘西的风景美、风俗美;巩固小说阅读中对
环境描写作用的认识。
难点:合作探究小说人物的刻画,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画一画心中的翠翠形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情境激趣
课间播放黄磊文学音乐《边城——等等等等》。
伴随着动人的歌声,发生在湘西小镇的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今天我们就穿越时
空去到三十年代的湘西小镇茶峒。请大家闭上眼睛,坐稳扶好系好安全带。(播
放幻灯)好了,我们到站了。
活动2【活动】走进边城之美(议一议)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环境篇:各小组组内交流课前预习成果(导学案)
【教师提示:注意分清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1.自然环境——风景美
【随机抽取姓名汇报本组内交流成果,其他组质疑补充,教师总结】
总结:P16豆绿色的水天气明朗落日薄雾白云河面朦朦胧胧(幻灯片展示)
自然环境描写作用:(1)渲染气氛。1渲染夜幕降临的气氛;2展示湘西边陲清新
秀丽的自然风光,营造浓厚的乡土气息,增强视觉美感。
(2)烘托人物。1作者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
净;(“豆绿色”——象征了纯洁、原始和无污染)2烘托人物内心孤寂惆怅和躁动
难安。
教师:边城的环境美,不仅体现在自然环境上,还体现在社会环境上。
我们走过去打听打听这里都有什么风俗呢?老乡,你们这里过中秋节么?都做些
什么?过年呢?
2.社会环境——风俗美
【随机抽取姓名汇报本组内交流成果,其他组质疑补充,教师总结】
总结:中秋月下对歌;新年耍狮子放鞭炮烟花;端午节盛况(蘸雄黄酒、包粽子、
赛龙舟、捉鸭子)。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1)对人物:频繁展示湘西边陲特有的生活习俗,展现的是湘
西民众的热血性格,团结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突出了边城人淳朴自然的生命
样式。
(2)对环境本身:暗示了边城美好的社会环境——这是一块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