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化学教材故事观后感.doc
中学生化学教材故事观后感
TOC\o1-2\h\u31567第一章化学教材故事:打开化学世界的窗口 1
9504第二章故事中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的呈现 1
12078第三章教材故事的独特编排:引人入胜的设计 2
4598第四章我的化学之旅:从故事开始的感悟 2
24695第五章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超越化学知识 2
25435第六章实例引用:那些难忘的教材故事片段 3
22184第七章我的思考与建议:让教材故事更精彩 3
29512第八章展望:化学教材故事的未来 3
第一章化学教材故事:打开化学世界的窗口
在中学化学的学习中,教材里的故事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为我们开启了化学世界的大门。以人教版化学教材为例,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像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故事,它生动地讲述了拉瓦锡如何通过精确的实验,打破传统观念,发觉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等组成的。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科学家的严谨态度。在这个故事里,拉瓦锡用汞在密闭容器中加热,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测量,记录下各种数据。这种从实验出发,用事实说话的方式,让我深刻感受到化学是一门基于实验的科学。它让我对化学的第一印象不再是枯燥的元素符号和方程式,而是充满了摸索未知的乐趣。这些教材故事就像点点星光,照亮了我们走进化学这个神秘世界的道路。
第二章故事中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的呈现
教材中的故事对化学知识的呈现方式真的很独特。还是拿拉瓦锡的故事来说,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引出了氧气、氮气的性质以及空气的组成等知识。就像在故事里提到拉瓦锡加热汞时,汞与氧气发生反应氧化汞,这里面就包含了汞和氧气的化学性质,汞的可燃性以及氧气的助燃性。而且氧化汞受热又能分解成汞和氧气,这就涉及到了分解反应的概念。这种将化学知识融入故事的方式,比单纯地死记硬背化学方程式和概念要有趣得多。再比如门捷列夫发觉元素周期表的故事,通过描述他如何将众多元素按照原子量等规律进行排列,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以及同一族、同一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等知识。这让我们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就掌握了化学知识。
第三章教材故事的独特编排:引人入胜的设计
化学教材故事的编排非常巧妙。就拿初中化学教材来说,故事的编排是循序渐进的。在教材的开头部分,往往是一些简单而有趣的化学故事,像古代炼丹术的故事。炼丹术士们试图通过各种物质的混合炼制长生不老药,虽然他们没有达到目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却发觉了很多化学反应。这个故事很容易引起我们的兴趣,因为它充满了神秘色彩。然后学习的深入,故事开始涉及到一些更复杂的化学发觉和科学家的研究历程。例如居里夫人发觉镭元素的故事。居里夫人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从沥青铀矿中提炼出镭。这样的编排,就像是带着我们在化学的海洋里逐步深入地遨游,从浅滩慢慢走向深海。每个故事之间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前面的故事为后面的知识学习做铺垫,让我们能够轻松跟上化学学习的节奏。
第四章我的化学之旅:从故事开始的感悟
我对化学的兴趣可以说是从教材里的故事开始的。记得第一次读到关于酸碱指示剂的故事时,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故事说的是波义耳在一次实验中不小心将盐酸溅到了紫罗兰花瓣上,花瓣变成了红色。他没有忽视这个意外,而是深入研究,从而发觉了酸碱指示剂。这个故事让我明白,在化学的世界里,处处都有发觉的机会,只要我们善于观察。从那以后,我就开始特别关注身边的化学现象。看到妈妈用白醋清洗水壶里的水垢,我就会想到是酸和碳酸钙发生了反应。这种将故事中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感觉真的很棒。而且这些故事也让我感受到化学这门学科的魅力,它不仅仅是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第五章故事背后的教育意义:超越化学知识
教材中的化学故事背后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远不止传授化学知识这么简单。比如在讲述侯德榜制碱法的故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化学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更看到了侯德榜先生的爱国情怀。侯德榜先生在国外对制碱技术封锁的情况下,毅然回国,经过多年努力研究出了侯氏制碱法。这个故事激励着我们,学习化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学业,更是为了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还有科学家们在研究化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像爱迪生在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时,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这些故事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不要轻易放弃,要有勇于摸索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第六章实例引用:那些难忘的教材故事片段
有一个特别难忘的教材故事片段是关于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发觉。故事中描述了阿伏伽德罗如何在当时化学界对分子和原子概念还很模糊的情况下,提出了分子学说。他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思考,得出了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