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台阶和坡道一般要求.doc

发布:2017-05-16约1.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3 台阶与坡道构造 台阶形式与尺寸 作用:供人们进出建筑之用。 形式:应当与建筑的级别、功能及周围的坏境相适应。较常见的台阶形式有:单面踏步、两面踏步、三面踏步以及单面踏步带花池(花台)等(图7-18)。 尺寸:台阶顶部平台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口宽度,一般每边至少宽出500mm,室外台阶顶部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台阶面层标高应比首层室内地面标高低10mm左右,并向外作1%~2%的坡度。室外台阶踏步的踏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踢面高度不应大宜150mm。室内台阶踏步数不应小于2级,当高差不足2级时,应按坡道设置。 图7-18 台阶的形式 台阶构造 ????台阶的地基由于在主体施工时,多数已被破坏,一般是做在回填土上,为避免沉陷和寒冷地区的土壤冻胀影响,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架空式台阶:将台阶支承在梁上或地垄墙上(图7-19a)。 2、分离式台阶:台阶单独设置,如支承在独立的地垄墙上。寒冷地区,如台阶下为冻胀土,应当用砂类、砾石类土换去冻胀土,然后再做台阶。单独设立的台阶必须与主体分离,中间设沉降缝,以保证相互间的自由沉降(图7-19b、c)。 图7-19 台阶构造 坡道形式 作用:主要是为车辆及残疾人进出建筑而设置。 形式:坡道按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行车坡道和轮椅坡道两类。 行车坡道:分为普通行车坡道(图7-20a)与回车坡道(图7-20b)两种。行车坡道布置在有车辆进出的建筑入口处,如车库等。回车坡道与台阶踏步组合在一起,布置在某些大型公共建筑的入口处,如办公楼、医院等。 轮椅坡道:专供残疾人使用,又称为无障碍坡道。 图7-20 行车坡道 坡道尺寸 宽度:普通行车坡道的宽度应大于所连通的门洞宽度,一般每边至少≥500mm;回车坡道的宽度与坡道半径及车辆规格有关,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应符合表7-2的规定。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宽度不应小于0.9m。当坡道的高度和长度超过表7-3的规定时,应在坡道中部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2m;坡道在转弯处应设休息平台,其深度不小于1.5m。 ????无障碍坡道,在坡道的起点和终点,应留有深度不小于1.50m的轮椅缓冲地带。坡道两侧应设置扶手,且与休息平台的扶手保持连贯。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栏杆扶手下端宜设高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图7-21)。 坡度:普通行车坡道的坡度与建筑的室内外高差和坡道的面层处理方法有关。室内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8;室外坡道的坡度应不大于1:10;供残疾人使用的轮椅坡道的坡度不宜大于1:12,;每段坡道的坡度、允许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7-3的规定; 表 7-2 不同位置的坡道坡度和宽度 坡道位置 最大坡度 最小宽度(m) 有台阶的建筑入口 1:12 1.20 只设坡道的建筑入口 1:20 1.50 室内走道 1:12 1.00 室外通路 1:20 1.50 困难地段 1:10~1:8 1.20 表7-3 每段坡道的坡度、最大高度和水平长度 坡道坡度(高/长) 1:8 1:10 1:12 1:16 1:20 每段坡道允许高度(m) 0.35 0.60 0.75 1.00 1.50 每段坡道允许水平长度(m) 2.80 6.00 9.00 16.00 30.00 图7-21 坡道扶手和安全挡台 坡道构造 ????坡道的构造与台阶基本相同,一般采用实铺,垫层的强度和厚度应根据坡道的长度及上部荷载大小进行选择。严寒地区垫层下部设置砂垫层(图7-22)。 图7-22 坡道的构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