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案分析讨论》课件.ppt

发布:2025-02-02约1.79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病案分析讨论一;孙飞,男,32岁,公司职员,已婚。家庭关系融洽,社会交往正常。2021年3月23日初诊。

主诉:发热伴鼻塞流涕2天。

现病史:患者于2天前因劳累受凉,是夜开始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睡眠欠佳。次日晨起鼻塞加重,发热不恶寒,午后热甚,微恶风,汗出不多,自测体温38℃。第三天自觉鼻塞,头痛,周身酸楚,遂来院就诊。刻下:发热重,恶风,鼻塞,流浊涕,头身疼痛,吐粘痰。

既往史:既往体健,无其他内科疾病史。

家族史:否认家族病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查体:T38.9℃,P96次/分,R24次/分,BP110/70mmHg。患者神清,舌红,苔薄黄,根部略厚,脉浮数。咽部轻度充血,扁桃体不肿,心肺正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9×109/L,中性粒细胞70%,淋巴细胞25%,红细胞4.48×1012/L。;1.本例患者目前所患的是何病何证?请具体分析。

2.本例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1.辨病分析

患者以发热、恶风、鼻塞、流浊涕、头身疼痛为主要表现,病程短,全身病症不显著,故属感冒范畴之普通感冒。发病以来无壮热、寒战,无传变病症,故不属于温病。;2.辨证分析

患者为青年男性,既往体健,故可排除体虚感冒。患者有劳累受凉病史,风寒乘虚侵袭,卫表失和,腠理疏松,肺气失宣,故见恶寒、发热、恶风、鼻塞流涕、吐白粘痰;青年男性,阳盛之体,外感风寒有入里化热之势,风热上攻,故见发热重、咽部轻度充血、头痛、舌红、苔薄黄、脉数。综上,本病为风寒袭表,引起卫表不和、肺失宣肃,邪正相争,郁热于里,辨为风热感冒。;3.辅助检查

本次实验室检查无特殊临床意义。本病为外感表证,属现代医学上呼吸道感染范畴,故可根据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检查,如咽拭子培养、胸片等,以了解病原体情况和感染程度。;4.目前存在的护理问题

〔1〕发热、恶风:与外感风寒,郁热于里,卫表不和有关。

〔2〕鼻塞、流涕:与邪犯肺卫,肺气失宣有关。

〔3〕头身疼痛:与风寒、风热侵扰清空,闭阻脉络有关。;1.测量体温:

每六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做好记录。注意体温的变化,尤其是药后或实施护理措施之后体温的变化。

2.病情观察:

1〕观察汗出及头身疼痛情况。

2〕观察鼻涕、痰液的色、质。

3〕观察脉象、心律、心率等变化。假设出现心慌、悸动不安、胸闷等病症,及时汇报医生。;3.生活起居护理:

1〕嘱患者静卧休息,减少外出,防止劳累。

2〕病室定时开窗通风,忌直接吹风。

4.饮食护理:

1〕鼓励患者多饮温水。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

3〕忌食辛辣刺激、油腻、煎炸食物,戒烟、酒。;;7.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或银花甘草液漱口。

8.宣通鼻窍:可用热毛巾热敷鼻额部,或蒸汽熏蒸,也可用拇指、食指指端按摩迎香穴20~30次。指导病人掌握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9.情志护理:

及时答复患者疑问,抚慰患者,帮助其保持心情舒畅。

10.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慎起居,适寒温。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御外邪。防止过度劳累。;患者住院一周,通过治疗、护理和评估,本阶段护理目标未全部实现。具体情况如下:

1.患者病症和体征方面:

1〕患者主诉鼻塞、流涕病症消失;

2〕患者体温未恢复正常:连续三日体温在39℃~39.6℃。

2.疾病相关知识方面:患者了解本次发病的原因,熟悉有关感冒的预防、调护及潜在的并发症等知识。

3.调护技能方面:患者已掌握正确的擤鼻涕方法和按摩迎香穴宣通鼻窍的方法。;患者王刚,男,18岁,以发热一天为主诉〔体温38.6〕,于2021年6月3日就诊。伴见恶风,咽喉疼痛,头痛,鼻塞,流脓涕,口干口苦,口渴欲饮,舌红苔黄,脉浮数。

【提出问题】

1.经评估该患者应辨证为什么病?什么证型?

2.护士评估病人后,确认目前的主要护理问题是什么?

3.为减轻病人口渴欲饮,护士应给予哪些护理措施?;分组进行病案分析〔二〕;;病案〔三〕参考答案;分组进行病案分析〔三〕;;分组讨论病案〔一〕答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