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池塘养鱼高产新技术PPT 页.ppt

发布:2018-05-17约1.45万字共10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罗氏沼虾: 对敌百虫特别敏感,应严禁使用。药物使用控制量为:漂白粉在1mg/L以下,硫酸铜在0.3mg/L以下,生石灰在25mg/L以下。 鱼虾蟹混养: 鱼、虾、蟹混养对晶体敌百虫、硫酸铜应禁用或慎用。全池泼洒常用药物浓度控制在生石灰10~l5mg/L,优氯净0.3~0.6mg/L,土霉素0.lmg/L,硫酸锌0.5~1.Omg/L,福尔马林10~25mg/L。 * 五、休药期 食用鱼上市前,应有休药期。 休药期是指受试动物从最后一次给药到该动物上市可供人安全消费的时间间隔,休药期的长短应确保上市水产品的残留量必需符合NY5070要求。 * 六、禁用的渔药 禁用渔药包括以下种类及品种:六六六、林丹、毒杀芬、滴滴涕、甘汞、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杀虫脒、双杀眯、氟氯氰菊酯、五氯酚钠、孔雀石绿、锥虫胂胺、酒石酸锑钾、磺胺噻唑、磺胺脒、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呋喃那斯、氯霉素、红霉素、杆菌肽锌、泰乐菌素、环丙沙星、阿伏帕星、喹乙酸、速达肥、己烯雌酚、甲基睾丸酮。 * 关于禁用药的说明 1.氯霉素。 该药对人类的毒性较大,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过敏反应,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包括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此外,该药还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及抑制抗体的形成。该药已在国外较多国家禁用。 2.呋喃唑酮。 呋喃唑酮残留会对人类造成潜在危害,可引起溶血性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眼部损害和急性肝坏死等残病。目前已被欧盟等国家禁用。 * 3.甘汞、硝酸汞、醋酸汞和吡啶基醋酸汞。汞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极易产生富集性中毒,出现肾损害。国外已在水产养殖上禁用这类药物。 4.孔雀石绿。 孔雀石绿有较大的副作用,它能溶解足够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更严重的是孔雀石绿是一种致癌、致畸药物,可对人类造成潜在的危害。 * 5.杀虫脒和双甲脒。 农业部、卫生部在发布的农药安全使用规定中把杀虫脒列为高毒药物,1989年己宣布杀虫脒作为淘汰药物;双甲眯不仅毒性高,其中间代谢产物对人体也有致癌作用。 该类药物还可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对人体造成潜在的致癌危险。该类药物国外也被禁用。 * 6.林丹、毒杀芬。 均为有机氯杀虫剂。其最大的特点是自然降解慢,残留期长,有生物富集作用,有致癌性,对人体功能性器官有损害等,该类药物国外已经禁用。 7.甲基睾丸酮、己烯雌粉。 属于激素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代谢较慢,极小的残留都可对人类造成危害。 * 甲基睾丸酮 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不规则大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致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 己烯雌酚 可引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痛反应,损害肝脏和肾脏,可引起子宫内膜过度增生,导致孕妇胎儿畸形。 * 8.喹乙醇。 主要作为一种化学促生长剂在水产动物饲料中添加,它的抗菌作用是次要的。由于该药的长期添加,已发现对水产养殖动物的肝、肾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引起水产养殖动物肝脏肿大、腹水,造成水产动物死亡。 如果长期使用该类药,则会造成耐药性,导致肠球菌广为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欧盟等已经禁用。 * 谢 谢! * * 二、改善养殖水质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后,水体中各种化学物质、有机物质及细菌、藻类等逐渐增加。 在各种物质的作用下,水质发生变化,如酸碱度、透明度、硬度、肥度等。 若不予以改善,水质会老化或恶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养殖动物的健康。 * 水质的管理工作措施 1.保持池水溶氧充足:大多鱼类适合生长的溶解氧在5毫克/升以上。 2.控制池水透明度:通过施肥及排注水控制池水透明度在25~35厘米。 3.控制池水呈弱碱性:从4月中旬开始每20天泼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25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控制池水PH值7.5左右。 * 4.保持水体清洁 池塘要建设好排底水管网系统,以便随时排污;随时除去杂草,保持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治鱼病。 投饲工具、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每次每个投饲点、食场用漂白粉0.25~0.5千克,在鱼病流行季节投喂药饵,进行药物预防,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 5.防止水中气体过度饱和 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肥料,肥料在池底不断分解,消耗水中氧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