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部分项目技术规范和服务要求.pdf

发布:2024-10-04约2.54万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部分项目技术规范和服务要求

项目编号:ZJXY-HZ2019-106

采购单位名称:杭州市公安局滨江区分局

一、项目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之后,从视频中可以提取出来的价值数据越来越多,

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物联传感数据采集进来,视频及物联网相关的价值数据在井喷。

本次项目从前端到中心、从视频专网到信息网的数据智能应用,以公安内部

物联感知资源数据与业务系统数据之间“物信融合”为牵引,逐步丰富基础应用

与通用应用,并结合各部门警种的核心业务需求,以数据为基点,打造富有警种

个性化的行业应用。

本次项目基于现有分局智能应用平台为基础,进行软硬件扩容,充分利用现

有平台性能和平台功能进行应用建设。

项目建设目标包含:奥体区域管控应用模块、写字楼管控应用模块及其配套

的硬件设备扩容。同时涵盖系统设计、开发实施、安装调试、系统集成、运行维

护、培训和项目验收。

二、项目建设要求

(一)平台兼容性要求

考虑到本次项目为现有平台和现有性能的扩容和建设,同时考虑到视频专网

和公安信息网内信息化建设的涉密性,故建议在现有平台搭建基础上考虑本次应

用的建设。

1、平台延续性

充分考虑现有平台的延续性,本次项目在分局的智能分析平台上进行扩容建

设。本次建设,主要是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和应用的延伸,充分考虑分局

实际情况和保持功能应用一致性。

2、功能延续性

在分局信息化现有平台的使用基础上,进行本次项目功能扩容建设。在此基

础上进行功能的扩展和深度应用,充分考虑分局实际情况和保持算法功能应用一

致性。

3、设备延续性

充分考虑现有设备的延续性,在现有建设基础上进行扩容建设。由于目前行

业内各厂家分析算法不同,产品架构不同,本次项目采用扩容方式进行硬件扩充。

考虑分局实际情况和设备应用性能一致性。

(二)奥体区域管控应用建设要求

为满足奥体中心及其周边的安保需求,通过人脸抓拍机、车辆卡口、智能视

频监控等物联感知设备,以奥体大小莲花为核心,打造一个两层奥体防控圈,实

现全域能封闭、触圈能预警的安保效果。结合AR/VR技术,构建立体化的奥体区

域可视地图,全面展示奥体及其周边的治安要素信息,实现一屏全域可视、一键

高低联动,为奥体区域的安全保障提供全面支撑。

根据奥体中心及周边的道路情况,以“守住点、控住线、把住面”为指导思

想,从“点、线、面”几个维度设计奥体中心及其周边的安保应用。

1、“点”的防控

以滨江侧进入奥体中心的五个出入口为重心,全面采集进出奥体中心的人、

车信息,并实时与中心各类人员底库做比对,做到“进出有痕迹、比对有结果”。

由于在出入口区域容易形成人员的聚集,还需在出入口实现人员聚集方面的智能

识别与预警,防止出现拥挤踩踏事故。

2、“线”的防控

构建以主体育场馆为中心安保系统“外围警戒圈”。在进入主体育场的必经

之路上建设智能监控探头,提取进入的车辆和人员信息,汇入分局数据资源池进

行智能研判与分析,对可疑、高危、重点车辆和人员进行实时识别和预警,尤其

是对非区域内人员与车辆,在大型活动筹备期及举办期间不停进出防空圈的车辆

与人员,做到及时预警提示。

3、“面”的防控

完善对车辆、人像、物联终端的信息采集,实现奥体区域的视频全域覆盖,

并依托智慧安防小区、智慧工地建设,丰富“面”内的数据维度,将“面”的数

据与“点”“线”数据共同在区数据资源池内汇聚,一方面提高奥体区域内“面”

的管控力度,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点”“线”预警的准确度。

4、技术要求

4.1数据接入

为确保此应用的正常使用,必须汇聚区域内的所有物联感知数据,并确保具

备区域内物联数据(含视频流)结构化、快速比对、聚类分析的能力。

4.2数据资源池

要求汇聚物联及信息数据,并支持物联数据治理、业务数据治理,能根据应

用需要,生成专题库,以支撑应用。

4.3目标追踪技术

在特定区域内,具体通过设定目标查询条件,从原点向周边点位发起视频结

构化任务,基于相似度最高的照片对目标进行实时跟踪,并通过反向轨迹分析,

结合视频最终还原目标行动轨迹。

5、功能要求

5.1奥体全貌

根据奥体区域在不同时期关注点不一样的特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