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上2-8《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教学设计
驿城区诸市镇相元小学
赵雪杰
PAGE
PAGE 1
小学科学《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8课的内容。通过前面7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人类身体的结构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对消化器官有一定的初步认识,他们一般都知道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名称,对它们的功能也有初步的认识,但是有些认识并不正确。本节课的学习,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正确认识各个消化器官及其功能,能初步明确身体内部有一整套的器官来分解消化食物,食物进入人体后是要在一整套消化器官共同作用下才被吸收利用的。
【教学目标】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3.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4.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营养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
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理解消化道的蠕动,理解食物消化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协作而完成的,建立系统的观点。
【教学准备】
一个塑料袋,一小段管子,水,煮熟的红薯等食物,空白人体轮廓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分钟)
1.谈话交流:同学们,老师早上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饭,有鸡蛋有牛奶有面包,现在感觉活力满满。你们早上都吃饭了吗?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们平时走路、学习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你们知道能量可以从哪里获得吗?(食物)
2.当食物进入身体后,还会经历哪些器官,是按照什么样的路线进行的?
(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一些场景的回忆,形成对消化器官的初步了解)
3.揭示课题: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板书课题)
二、探索:食物在人体里的”旅行“路线(预设8分钟)
1.请同学们拿出活动手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在空白的人体轮廓图中画出这些消化器官,你怎么想的就怎么画。
(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初始想法)
2.学生画图。
3.请学生上来展示并简单介绍。
4.每个同学画出的消化器官和顺序都不一样,疑惑:到底是哪些器官,什么顺序,在各个器官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三、研讨: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预设25分钟)
1.那我们该如何确切地知道食物在人体中“旅行”的路线呢?
(预设学生可能的回答:网上搜索资料、查阅百科书、解剖、模型、CT 、 B超 、 X线、看录像等等)
2.请同学们认真对照科学家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获得的人体消化系统图。看看你的哪些想法是合理真实的。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科学家绘制的人体消化系统图”。)
(结合人体消化系统图对消化器官进行辨别,形成对消化器官的初步认识)
3.学生分小组交流比较并完成记录自己合理或不合理的想法。
4.学生汇报认为合理的路线(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5.出示吸管和装有食物和水的塑料袋,这两种材料可以模拟什么器官?(预设:食道和胃)
怎么模拟?(挤压吸管模拟食道蠕动,反复揉捏塑料袋模拟胃蠕动消化食物)
(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挤压吸管使食物往前移动说明食道是靠蠕动来运输食物的,其他的消化器官也是如此。反复揉捏塑料袋,袋中的食物从小块变成了糊状,这说明通过胃的蠕动,食物从小块变成了食糜。
如果最初放入袋子里的食物不是小块的,也不柔软,会给这个器官带来哪些麻烦?这与口腔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8.师生共同交流各个器官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有什么关联。
(口腔——磨碎食物——牙齿、舌头、唾液)
(食道——运输通道——蠕动、直)
(胃——进一步消化——肌肉发达、有消化液)
(小肠——吸收营养——长)
(大肠——吸收多余的水分——形成、贮存粪便)
9.现在我们对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已经有了详细的了解,实际上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比较复杂,不止这5个器官,还有肝脏等会分泌出消化液,流入胃、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如果缺少几个器官,还能正常完成消化和吸收的任务吗?(预设:不能)所以这个任务是由这些器官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这就是一个整体——消化系统。人的任何一项生命活动都是如此。
(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识。)
四、拓展: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预设5分钟)
1.同学们有被噎到、胃痛、肚子饿、肚子痛、牙痛的经历吗?(预设:有)你知道是怎么引起的吗?(预设:……)
2.消化器官对我们人体健康非常重要,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呢?(预设:……)
(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官,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3.关于饮食健康的顺口溜
饮食健康我知道
饮食卫生要注意,变质食物不能吃。
细嚼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