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安义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江西省安义县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示范实施方案
1. 概 况
1.1 基本情况
1.1.1安义县自然社会经济情况
1、自然状况
1)、 地理位置
安义县地处江西省西北部、修水支流潦河两岸。地理坐标为东径115°27′至115°45′,北纬28°36′ 至29°01′ 之间。东邻南昌市湾里区,南接高安市,东北接永修县,东南连新建县,西北与靖安县相邻,西南与奉新县交界。南北长47.5km、东西宽33.0km。安义县城距南昌市62km、昌北机场35km,昌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便利。
2)、 河流水系
安义县属长江流域修河水系,系鄱阳湖水网区。潦河为县内最大河流,南、北潦河分别自奉新县和靖安县流入,在义兴口汇合成潦河,后由北经青湖乡流出,进入永修县辖区。
安义县境内水系发育,除干流潦河呈 “丫”型穿境而过外,全县各地港汊和支流纵横。总计有大小河流40条,总河长507.16km。其中流域面积在20km2 以上的河流有9条,河道总长294.36km;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下的小溪流31条,共长212.8km。
3)、 地形地貌
安义县辖区内大部分属低山丘陵区,地形大致走势为:东南方和西北角为高山,两高山之间为低山丘陵及河谷盆地,南、北潦河两岸为开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南潦河北岸平原和北潦河南岸平原之间又有一片由西向东延伸的尖形的低丘地带。全县总土地面积为665.5km2,低丘岗地约占61%,平原约占21%,山地约占总面积的11%,河流水域约占7%。
4)、水文地质状况
(1)水文地质
安义境内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下第三系、前震旦系和雪峰晚期。第四系主要分布在潦河两岸。下第三系武宁群主要分布在新民的向家坪附近,石鼻的后泽附近,黄洲的龙头山及前埠垅一带。前震旦系板溪群在县境内出露的仅珠珞山与靖安交界的局部地区。沿西山一带和峤岭一带的地层为雪峰晚期。
安义县辖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地表水系发育,地下水也较丰富。地下水类型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及结晶岩类风化裂隙潜水为主,局部地段尚分布有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且在辖区内广泛分布着上层滞水。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多分布于潦河两岸平原区的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结晶岩类风化裂隙潜水多分布于西山脚下的低丘陵区的岩石裂隙中,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潜水多分布于峤岭、新民和石鼻的部分低山高丘区的碎屑岩孔隙和岩石裂隙中。辖区内广布的河相堆积层多具二元结构,其上部粘性土层含透水性均较差,下部砂及砂砾石层含透水性均较好。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和河道地表水的侧向渗入,平枯水期地下水多排泄于地表洼地及河道之中,汛期河水渗入补给地下水,地表水与潜水的水力联系较密切。上层滞水主要埋藏于上部粘性土层中,储水层薄,水量不丰沛;岩类裂隙潜水埋藏于构造带及其裂隙之中,呈带状分布明显,埋藏深,流动缓慢,受上部潜水补给。地表水PH=6.8~7.6,呈弱碱性;地下水多无臭无味,清澈透明,pH=5.8~8.5。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安义县境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区域稳定性较好,工程无需抗震设防。
(2)水文气象
安义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湿,四季分明,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控制,盛行西北风,天气寒冷少雨;盛夏季节多为副高控制,盛行西南风,天气晴热少雨;春夏交替之时,冷暖气团常交绥于境内,梅雨连绵;秋季常受变性高压控制,形成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多年平均降水量1560.9mm,最大年降水量2585.5mm(1954年万家埠站),最小年降水量900.2mm (1964年社坑站)。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485.7mm(E20)。 据安义县气象站近40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境内多年平均气温17.1℃,极端最高气温40.3℃,极端最低气温–15.2℃,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9%,多年平均风速为2.4m/s,多年平均无霜期257天,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795小时。
安义县域内有12个雨量站和1个水文站。万家埠水文站是潦河在安义县内的主要控制站点。本次规划选取万家埠水文站和安义县雨量站作为设计参证站,两站观测资料过程完整、系列较长、精度较好。
据万家埠站1959年~2006年共48年天然径流系列资料,采用P-型适线法进行适线,求得多年平均流量为111.5m3/s,Cv=0.3,Cs=2.0Cv,由此确定潦河大型灌区设计枯水代表年为1960年。对于其他灌区,据安义县雨量站1959年~2006年共计48年的实测雨量资料,进行排频计算,得到不同频率下的设计降雨量。经分析比较,从年降雨量频率计算成果中,选取相应接近的年份1960年为设计枯水代表年。参证站现状年及设计代表年的径流及降雨年内分配过程详见表~表1.1.4。
表1.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