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测试题二.doc

发布:2016-03-27约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化学必修一《金属及其化合物》测试题(二)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 关于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钠原子有强还原性,钠离子有弱氧化性B.钠可以把钛、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还原出来C.钠与Cl2 反应,发出黄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白烟D.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2. 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B.一定条件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C.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3. 、镁粉在焰火,闪光粉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制造镁粉是将蒸气在某气体中冷却,下列可作为冷却气体的是空气? ?CO2????③Ar?????④H2??? ⑤N2 (??? ) A.B.C.D.4. 从海水中提取镁,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把贝壳制成石灰乳; 在引入的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降、过滤、洗涤沉淀物; 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在HCl气体氛围中干燥产物; 将得到的产物熔融电解得到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B.①②③步骤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镁盐C.①②③步骤涉及化合、分解和复分解反应D.第到第步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5. 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FeCl3 ??②Fe2O3 ?③Cu(NO3)2 ? ?④KNO3 ,铜粉溶解的是 (? ???) A.只有B.只有C.D.6. 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如要在家中将它们区分开来,下面的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炒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B.分别用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炉的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C.将样品溶解,分别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D.在水杯中各盛相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白醋,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7. 在指定环境中,下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A.使pH试纸呈红色的液:Fe2+ 、NO3- 、SO4 2- 、Na+B.常温下,在c(H+ )/c(OH- ) = 1×1012 的溶液:NH4 + 、Mg2+ 、C1- 、K+C.加入铝粉放氢气的溶液:Na+ 、Cl- 、NH4 + 、NO3 -D.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S2- 、K+ 、HCO3 - 、Al3+8. (2007年广东)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溶液: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9. 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2+ 、Fe3+ 和NH4 + ,其(H+ )=10-2 mol/L,能在该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SO4 2-B.NO3 -C.SCN-D.CO3 2-10. 碳酸铜和碱式碳酸铜[Cu2 (OH)2 CO3 ]均可溶于盐酸转化为氯化铜。在高温下这两种化合物均能分解生成氧化铜。溶解28.4 g 的上述混合物,恰好消耗1.0 mol·L-1 盐酸 500 mL。灼烧等量的上述混合物,得到的氧化铜质量是(??? ) A15 g B.30 g C.20 g D.35 g 11. NaHCO3和·10H2O晶体的混合物10g,溶于水制成200mL溶液,其中=0.50mol/L。若将10g的这种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A.5.3g B.4.7g C.5.0g D.4.0g 12. 铁屑溶于过量的稀硫酸,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硝酸,再加入过量的氨水,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过滤,加热沉淀物至质量不变化,得到红棕色残渣。上述沉淀和残渣分别为(??? ) A. Fe(OH)3;Fe2O3 B. Fe(OH)2;FeO C. Fe(OH)2 、Fe(OH)3 ;Fe3O4 D. Fe2O3;Fe(OH)313. 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 若按实验原则进行操作,则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 A.一样多B.多C.多D.无法判断14. 铝元素在人体中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而加以控制。铝及其化合物在下列场合使用时都须加以控制的是(??? ) 制电线、电缆? 制包糖果用的铝箔?? 用明矾净水?? 制炊具?? 用明矾和苏打作食物膨化剂?? 用氢氧化铝制胃药?? 制防锈油漆A、B、C、D、15.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