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6.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法
第二組
組員:蔡孟修 陳巧捷 王迺欽 黃馨儀
指導老師:陳宗天 老師
2018/7/6
1
什麼是實驗(Experimentation)?
實驗:為了測試假說而控制環境,並操控一個或一個以上變項,以瞭解實驗變項的學術研究(Research Investigation)。
2018/7/6
2
什麼是實驗研究法?
一種研究方法,透過操控一個或一個以上的變項,並且控制研究環境,藉此衡量自變項與依變項間的因果關係
「為進行良好設計的實驗利用控制可能潛在的變項去探討因果關係的最佳方法。」— Moore McCabe (1993)
「實驗研究為研究方法中最能去測試假說的因果效應的關係。」 — Gay,L.R(1992)
2018/7/6
3
什麼是實驗研究法?
為最嚴密的研究方法,可確定因果關係的最佳方法
操控自變項,來觀察依變項
自變項:以系統化操弄或安排變項
依變項:指隨著自變項之改變而發生改變,研究者所要觀察或蒐集之受測者的行為數據
2018/7/6
4
實驗研究法的優點
可以操控想要研究的變數
可以有效控制外來變項的干擾
與其他方法相較之下,其便利性和成本具優勢
利用不同組的受測者、不同的情境和不同的時間下,複製同一個實驗,進而瞭解自變項對依變項的影響
2018/7/6
5
實驗研究法的缺點
人工環境
研究結果概化(Generalization)的問題
對過去的事實研究不太合適
諸多實驗是以人為主題,因此可能牽涉到有關道德的問題,使得實驗法受限制
2018/7/6
6
實驗研究法的特性
2018/7/6
7
實驗研究法的特性
實驗研究者可直接的操控變數(自變項)
透過大量的觀察去推導出因果效應的關係
從母體中隨機抽樣隨機指派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差異
2018/7/6
8
適用於什麼樣的情境?
在經過仔細的分析之後,認為實驗研究法將會是最適宜的研究方法時,才進行所謂的實驗。
實驗研究法可以廣泛地運用在社會學的各方面,包括教育、社會福利、健康與心理、犯罪防治、環境保護
2018/7/6
9
實驗設計的類型
預實驗設計(pre-experiment method)
真驗性研究設計(True-experimental design)
準實驗性研究設計(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前實驗性研究設計(Pre-experimental design)
2018/7/6
10
預實驗設計
單次個案研究:針對單一主題去進行研究設計
單組前後測設計:針對單一主題去進行前後測研究設計
靜態組比較設計:找來一群相同性質的人並分群進行測驗
靜態組前後測設計:找來一群相同性質的人並分群進行前後測研究設計
2018/7/6
11
預實驗設計整理
分組
前測
後測
圖示
單次個案研究
實驗組
X 01
單組前後測設計
實驗組
01 X 02
靜態組比較設計
實驗組
對照組
X 01
02
靜態組前後測設計
實驗組
對照組
01 X 02
03 04
2018/7/6
12
( 0:對依變項的觀察 ;X:實驗處理 )
真實驗設計
隨機對照組後測設計:設計沒有前測,因為我們對象都是隨機找的,因此沒有前測的必要性。
隨機前後測對照組設計:找兩組同時在實驗前和實驗後都進行測驗,差別在於對照組無進行實驗
隨機所羅門四組設計:綜合上述的1和2,找了四組人馬,分別進行沒有前測的和前測的,進行比對
2018/7/6
13
真實驗設計比較
優點
缺點
隨機對照組後測設計
簡單、快速
結果較不準確
隨機前後測對照組設計
結果較準確
耗費時間和成本
隨機所羅門四組設計
最理想之模式
最耗費時間和成本
2018/7/6
14
真實驗設計整理
分組
前測
後測
圖示
隨機對照組後測設計
實驗組
對照組
R X 01
R 02
隨機前後測對照組設計
實驗組
對照組
R 01 X 02
R 03 04
隨機所羅門四組設計
實驗組 1
對照組 1
R 01 X 02
R 03 04
實驗組 2
對照組 2
R X 05
R 06
2018/7/6
15
( 0:對依變項的觀察 ;X:實驗處理 ;R:隨機抽樣)
應用實驗設計法之常見問題
實驗研究設計
控制干擾變項的方法
內部效度威脅
外部效度威脅
2018/7/6
16
實驗研究設計
實驗研究設計是指研究者為解決研究問題
操控自變項的最大變化
控制干擾變項的影響
控制隨機誤差至最小化
2018/7/6
17
控制干擾變項的方法
排除法:把干擾變項去除或保持恆定
隨機法:樣本分派隨機化,是唯一控制所有干擾變項的方法
納入法:將干擾
显示全部